第234部分 (第1/4页)

应,显然他也知道这“黄河”指的是什么,看来黄河这一称呼此时已经有了,只不过不那么常用罢了。

陈焉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点头说道:“不错,我的意思便是指大河,不知道此条河水是否是大河?”

陈宫听罢,微微一笑,摇头说道:“非也,主公,此水虽然波澜壮阔,却比不上大河汪洋肆意,非是大河,乃是卫水。”

“卫水?”陈焉心中奇怪,似乎并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条河流。

陈宫微微一笑,倒也不以为意,本来陈焉就不是兖州人,此条水流若不是陈宫博学多闻,自然也是不知,陈焉不知道,自然不足为奇。

他轻咳一声,缓缓解释道:“此水并非大河支流,因此水势并不湍急,少有洪涝之灾,乃是受人爱戴之水,常被当地人当做丰收富足的象征;除开黎阳之外,此水还流经黑山,主公麾下张燕将军曾在黑山落草为寇,自然对这条河流了若指掌。”

陈焉听了这话,方才明白,原来这卫水并不是黄河的支流,而且还与黑山贼张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惜此时张燕仍在陈留郡驻守,不能够过来讲解,不过他麾下两个活宝于毒和白饶倒是都在此处,若是一会儿有空,倒可以问问他们俩。

不过陈焉想起这两个人胡搅蛮缠的样子,便不由得有些头疼,实在不想和他们过多交谈。

陈宫倒是也看出了陈焉心中的疑虑,那两个活宝实在聒噪,想到这里,他苦笑摇头,沉吟不语。

渐渐陈焉等人到了黎阳城外五十里处,此处与黎阳城不仅相隔甚远,并且还隔着一条卫水,说要攻打过去,实在并不容易。

考虑到士兵大多疲惫,陈焉当即决定暂且扎营,之后让探子去黎阳探听消息。

转眼天色向晚,第一批探子也已经回来,陈焉大军的军营暂且有了雏形,但是若是想要休息,还需要不少工程。

陈焉将修筑工程交个张辽和司马懿搭理,当即带着贾诩和陈宫来会见探子。

两名探子都是年轻人,一个乃是黑山军张燕出身,另一个乃是当初在长安城中越骑营的骑兵,都是陈焉值得信任的人。

一番通报之后,陈焉大略已经知道此时驻守在黎阳的曹军约有五万人数,五万并不是小数目,目前来看,大概已经占了曹操所有军力的四成以上,看得出来,曹操对黎阳十分在意。

陈焉眉头紧皱,既然黎阳城中守备力量如此强大,那么不消说,驻守黎阳的人一定是一员悍将,不仅守卫是一员悍将,恐怕辅佐他的谋士也绝对不是什么弱手。

想到这里,陈焉不禁开口问道:“你们可探听的到是何人驻守在此处?”

其中越骑营出身的小骑兵操着一口浓重的长安口音,飞快答道:“回禀主公,乃是夏侯惇!”

“夏侯惇!”

听了这话,陈宫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陈焉自然也是面露惊讶之色,唯有贾诩倒还冷静,一双眸子仍是似睁似闭,完全没有压抑眼神射出。

陈宫眉头紧锁,似乎有些焦躁,陈焉望着贾诩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问道:“贾诩先生,您觉得这曹操为何要让夏侯惇前来驻守黎阳?如此悍将,对咱们岂不是有些棘手了?”

没想到贾诩眼睛仍是半闭着,脸上神情不骄不躁,缓缓说道:“意料之中。”

第561章 夏侯惇

“意料之中?”

陈焉和陈宫都有些疑惑,望着贾诩,不知道这老家伙这一次为何口出狂言。

黎阳城虽然是个战略要冲,但是城池并不算大,地理位置也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除了一条卫水隔断南北,剩下几乎没什么堪称天险的依凭。

如此一个位置竟然要曹操动用麾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将夏侯惇来镇守,其中的奥秘,实在是很难参透。

不过贾诩此时眼眸之中光辉涌动,显然是十分有信心,陈焉和陈宫丝毫不会怀疑他是真的“意料之中”。

果然,贾诩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咱们之前攻打北海,主公将夏侯渊的手笔砍断,几乎已经断送了他的武将生涯,夏侯渊本是曹操手下的核心将领,如今没了半条右手,几乎已经成了废人,这个深仇大恨,曹操心中定然是记得的。”

话到此处,贾诩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而曹操军中,与夏侯渊最为亲近的便是他的哥哥,夏侯惇,夏侯渊遭遇如此不幸,夏侯惇心中定然怒火中烧,此时的他对咱们的仇恨最深,因此若是让他最先与咱们交战,定然会拿出全部的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