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2/4页)

明明苏日娜这丫头也不是什么好条件的,棋琴书画样样稀松,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睡觉,温婉贤惠这种词汇和她完全联系不到一处去,唯一能说得过去的怕就是承袭自她额娘的好相貌,以及相对雄厚高贵的出身,只是……这身份若是放到一般的宗亲身上,怕还可能成为人家避而不及的原因,蒙古的儿媳妇可不好娶!

九阿哥在纠结中过了几个月,苏日娜的小鸭子却是很不错的!除了吃吃睡睡外就是进宫陪陪太后。太后是颇为喜欢苏日娜这种娇憨的个性的,没那么多心眼子,直白爽利,是咱们蒙古女儿的真本色!

只是,瞧着过了这么几年苏日娜仍然没啥长进,根本没学到布尔和几分本事,而老十在人际交往中越发的傻愣傻愣的,太后对于自己想要做媒的人选有了动摇——真要是把苏日娜嫁给了老十,万一出了什么事,这小两口怕是都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出的!她现在是能够护着苏日娜的,可她到底年岁大了,说是太后千岁什么的,地位尊崇也罢,可终于是免不了那一下子的……更何况老十也是不能委屈的,得给他找个精明能管家的才成,弄个糊涂的儿媳妇过去,还真是对不住他!

于是,继九阿哥之后,又有一个人开始头疼起来苏日娜的嫁人问题。

不过太后显然是旁观者清,在对十阿哥犹豫之后,她立刻把目光转到了同样和苏日娜关系不错的九阿哥的身上——满洲正统血脉出身,宜妃虽然说不上出身多高,但郭罗洛氏也是满洲大姓,宜妃又是个得宠的,头个儿子五阿哥还是她亲手带大的,这和她关系也近,好事!

决定了新一个人选,太后本打算是立刻就行动的,不过此时已经入了腊月,宫中各种事务甚为繁忙,打从温僖贵妃病重不再管事之后,这宫里就是四妃联合执掌的,可到底四个人不是什么关系很好的,有争执的时候太后也只能一道忙乎进去……

一遍忙得脚不沾地,要在年前把各地商号汇总、以及年货的事情都弄清楚的九阿哥,在百忙当中也仍然没忘记盘算苏日娜嫁人的事情,却完全不知道已经有人把他算计了进去。

☆、62 悠悠小日子

宫里忙着过年的事情,宫外自然也是一样。家境富裕的到也还好,但对于穷人家来说,年复一年,大概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小孩子们才能吃口鱼肉的“大餐”。

苏日娜瞧着郭洛玛嬷以及两位舅妈忙碌的样子,不由得感叹一句,这古代过年就是讲究多,想到曾经她过年也不过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看电视、打打牌,走亲戚串门这事随着老辈的人们渐渐逝去也基本没了意义,说是过年但基本都是在家窝着,把一年的疲惫尽可能的在这几天睡没了,什么商场迎新打折这码子事情绝对和她没关。

只是,那都只是“曾经”,在喀尔喀的时候还好,齐佳氏最疼苏日娜,虽然说女儿懒了一些,可她坚信只要安排好了,懒点儿也不是大问题,毕竟苏日娜的身子骨不大好嘛!于是这些繁琐的事情自然不用苏日娜操心,顶多就是在齐佳氏做安排的时候在旁边抱着小灰灰一起睡就好了,能听进去多少齐佳氏是不在乎的。

而在京城,这情况就有了些变化。

伊尔根觉罗氏很清楚,布尔和不强迫苏日娜学有她的考虑,不过想到其实女儿自己对于一些事情也并不那么门清,甚至可以说因为当初听说布尔和要远嫁漠北,整个齐佳家都乱了,根本没多少人想那么深刻,所以女儿管家的手段基本都是自学成才的。

可那样管理的和京里的大家族不一样,布尔和在京里的时候有她在,那些可能带着几分龌龊的事情自然不会让她那么个未出阁的闺女知道,等到嫁人之后情况虽然变了些,但女婿虽然憨直了一些,可性子却是好的,对女儿也是百依百顺从不让她烦心,很多大家族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布尔和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怎么会想到教导苏日娜?

作为郭洛玛嬷,伊尔根觉罗氏觉得有责任把当初对女儿的疏忽在外孙女补回来,于是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的她重振旗鼓,带着苏日娜开始了对过年这事的安排,有鉴于苏日娜基本啥都不懂,每件事伊尔根觉罗氏都会一一细说,直到苏日娜明白了、能够反过来给她讲了,才算是过去。

这样一来办事的效率当然低了,但不论是佟佳氏还是瓜尔佳氏,没一个敢说什么的,低下的人也一样是耐着性子等着,哪怕多跑几次腿也不敢有怨言。从这一点上看,伊尔根觉罗氏治家的水平绝对是很高的,只是被无数琐事烦得头大的苏日娜此时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

等到好不容易筹备完了绝大多数的事情、以为终于可以继续偷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