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淮恚�园桑俊�

“什么事都瞒不过书记啊,“伊海涛呵呵一笑说:“**群众还是能理解政府的难处的,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我给他们答复说,上次协调会上定下来的帮扶资金,市里会尽快落实到位,他们就同意回去等结果了。”

朱敏文说:“你这样处理是对的,决定了的事情就必须贯彻执行,民生无小事呀。海涛,资金从哪里来,你是怎么考虑的?”

伊海涛如实说:“维护稳定是头等大事,我个人的想法是,从沿江商贸圈建设资金拿出一部分来,先解决南岭县当前面临的问题。”

“你这个意见我同意。”朱敏文语重心长地说:“海涛呀,政府那边,你只管大胆负责,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绝不能轻易放弃,有分歧不要紧,市委可以出面解决,怕什么?最怕的就是一团和气,一个声音。”

伊海涛听着,感觉底气慢慢壮了起来,不由得向朱敏文点了点头,说:“有书记支持,该坚持的我一定会坚持。”

“好的。”朱敏文点点头,说:“海涛,既然逸夫同志有畏难情绪,那这件事你就一抓到底吧。”

伊海涛从朱敏文的办公室出来,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朱敏文之所以给他这么打气鼓劲,并不完全是发自内心地支持自己,而是利用他关键时刻怕出问题的心态,让他出面去把南岭县当前的矛盾平息下去,核桃事件如果事态扩大,对朱敏文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利的。

如此看来,唐逸夫的这次挑拨离间还是间接地达到了他的险恶用心,那就是将伊海涛推到了风口lang尖上。

这是伊海涛原来没有想到的。

青原市的班子表面上看去像一汪平静的湖面,可在这平静的下面,流淌着的却是看不见的波涛汹涌。

每个人表面上都藏而不露,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各自的小九九。

回到办公室,伊海涛的心情愈发的沉重,他已明确地意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己与唐逸夫的巅峰对决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虽然鹿死谁手现在尚无定论,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核桃事件处置的细小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这场权力博弈发生逆转!

既然朱敏文已经布置了任务,伊海涛就让楚天舒协调一下,准备亲自去南岭县调研一次。一来是要处理城管伤人和核桃事件,二来也是看能不能为写文章提供第一手资料。

他还没出发呢,南岭县的县委书记马兴旺和县长付大木特地从县里赶过来了。

当天,伊海涛正在和财政局和沿江商贸圈指挥部等部门的人开会,商讨落实帮扶资金的事。

领导下去调研,一般都会带点扶持项目或资金,而伊海涛此行就是要解决南岭县山区乡镇核桃卖不出的难题,不把资金落实到位,去了也无法面对杏林乡等乡镇的父老乡亲。

南岭县的书记和县长等了他两个多小时,才终于见到了常务副市长伊海涛。

马兴旺和付大木虽然绕了很大的圈子,核心问题却只有一个,就是城管打人事件能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件事必须严肃处理。”伊海涛当时就打断了他们的话头:“不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不给执法人员一个深刻的教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度发生类似的事件,引起更大的民愤,这永远都会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如何能大事化小?”

县里的意思也很简单,受伤的老农已经被接回到县医院救治,医药费、误工费和营养费全部由县里承担,伤者及其家属对此非常满意,打人的城管队员也被停职反省,他们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如果处理过重,也会影响执法队伍的稳定。

帮扶资金终于有了着落,伊海涛本来兴致不错,可让县里的哼哈二将一搅合,搞得十分不痛快。他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再说了,先回去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具体如何处置等市里去调研之后再说。

马兴旺和付大木只好悻悻然告辞了。

打发走了南岭县的两位主要领导,伊海涛将楚天舒喊了过来,询问他下去调研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楚天舒回答说准备的差不多了。

伊海涛又问:“湖心岛农庄的庄主回话了没有。”

“我昨天晚上去拜访他了。”楚天舒说:“今年北方干旱少雨,核桃减产,品质下降,他已经联系到了一家北方的企业,叫国手养生堂,他们专门生产核桃花生露、核桃杏林粥和核桃生姜减肥汤等保健养生食品,可以大量收购核桃。”

“这是好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