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5页)

化吸收和促进徘泄,也必须适量食用。总之,麻疹患儿“忌口”是不正确的。

如果“忌口”过严,可造成营养缺乏症,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病体康复。

3。忌着凉受寒,以防合并肺炎。

4。忌吃辛辣食物,还要多喝菜汤等流质。

5。忌用酒精擦浴退热。酒精擦浴是用于退高热的一种最常用的物理降温

方法,但对麻疹患儿来说,却不能使用这种退热降温方法。酒糟能散热,当

酒精擦在皮肤上后,会刺激皮肤里的坚毛肌收缩,这样就会影响皮疹向外透

发,甚至造成麻疹内陷。

治疗遗尿九十九法

【症状诊断】

三岁以上的儿童,白天或夜间反复有不随意的排尿称为遗尿症。遗尿可

因膀胱炎,包茎、Gui头炎、蛲虫病刺激局部或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但很多

是小儿因日间长期过度疲劳,父母经常训责,精神过度紧张,傍晚大量饮水

等引起。中医认为,遗尿属肾气虚。

【简易疗法】

1。父母应耐心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睡前排尿,夜间定时唤

醒患儿排尿,不要斥责,以免忌儿精神紧张。

2。傍晚后控制饮水量,晚饭少进汤水。

【拔罐疗法】

1 方取|穴:①肾俞、膀胱俞、气海;②命门、关元俞、腰阳关、关元。

治法,每次取一组|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留针罐法、出针罐法(适用于小儿)、

成肤针罐法(轻叩皮肤潮红,不要出血)等。若属虚寒型,症见面色无华、

精神不振、少气倦怠、尿频、尿色清而量多、肢体欠温喜暖、腰膝酸软等,

宜选用艾灸罐法或姜艾灸罐法。留罐十五分种,一至两日施术一次,待有明

显疗效后改为三至四日施术一次。

2方

()免费电子书下载

取|穴:第一腰椎至骰尾段脊柱正中线及其两旁的膀胱经的内侧循行线。

治法:采用密排罐法,起罐后,可配合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及上髎、

次髎,中髎、下髎等|穴。施行挑痧罐法。虚寒型者于拔罐前涂姜汁或行艾灸、

姜艾灸。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

3方

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留罐三至五分钟,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本方适

用于三至五岁的遗尿者)。

配合疗法:对神经性、肌胀力低下引起的尿失禁,每日进行二至三次提

肛运动,每次十五至三十分钟,可以提高疗效。具体方法是:有节奏地如忍

大便状缓慢收提肛门,然后缓慢放松,一紧一松弛交替进行。

验案:

程某,男性,六岁,自小经常尿床,有时每晚遗二至三次,曾采用针刺

疗法未愈。取肾俞、膀胱俞、气海俞为第一组|穴位,命门、关元俞、腰阳关、

关元为第二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应用,每次取一组|穴位施行单纯罐法,留

罐八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均于晚间施术。第一疗程每天施术一次,此

间只尿床三次。停治七天,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改为隔天施术一次。此后

一年内,除偶然发生一至两次遗尿外,再无规律性遗尿发生。

杨某,女性,二十六岁。首胎顺产后八个月间,经常于打喷嚏、咳嗽、

大笑或用力致腹压增加时尿液自然遗出。曾服补中益气汤等中药治疗三个多

月未见好转。遂于第一腰椎至骶尾段脊柱正中线及其两旁的膀眈经内侧循行

线上,施行艾条温和灸后密排罐法,留罐十五分钟左右,隔日施术一次,连

治十次,并嘱其每日进行数次提肛运动配合治疗,尿失禁逐渐好转至愈。

【敷脐疗法】

1方

药物:两寸长连须葱白三支。硫黄三十克。

制法:共捣如泥。

用法:等患儿临睡前将上药敷脐上,外用纱布胶布覆盖固定,八至十小

时后除掉。用于无器质性原因之小儿遗尿症。

疗效:治疗七例,多在二至三次获效,经随访未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