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2/4页)
。而王上起于河东,称商为号。自是复商而讨西。”
“一派胡言!有何考据?”一名发须皆白的老吏起身骂道。
林当锋言道:“史书有云,周人自称有夏,后以华夏自称,意为繁华之夏,而将分封之国,如齐,秦之诸侯国称为诸夏,以作区分。”
林当锋一语说得老吏不能言语,只是一味重复,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李重九听了则是大有所得,原来今日我们一直自称的华夏,乃是西周时周人的自称,而周人这么称呼的原因,居然是为了反商复夏。而现在投奔于李世民麾下的孔颖达,在还未篡写的五经正义中,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显然是一己意淫出的结果,但却一直影响到了今日。
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东西之争,夏周皆是崛起于关中,而商崛起于河北,周承夏统,故而史官褒夏贬商。
林当锋说了一会,但反对之人太多,李重九虽有心同情,但无奈这个时代,众人对商朝确实没有好感。李重九要以商为国号,必然与下面士族离心。商于是第一个被排除掉。
而这时英贺弗起身言道:“什么燕,商之国号,依我之见,都不如周。”
英贺弗不愧是武人,雄壮的声音一出,顿时压下了堂上所有的声音。众人皆是心想,一个番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的。
“为何如此说呢?”李重九饶有兴趣地问道。
英贺弗毕恭毕敬地言道:“周乃是天下共主,我们草原人亦是心服口服。当年宇文氏创立北周,幅员辽阔,威服塞外,但为杨坚的大隋所篡,眼下大隋衰微,我们可复周代隋,如此草原各部皆是望风而从。”
英贺弗并非孤立无援,姬川亦是起身,言道:“周重视农耕,教人以农为本,古称盛世,唯有周汉二代,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众,汉杂霸道,刑政严而俗伪,以周为国号,再好不过。”
李重九听二人说了一通,姬川推举周的原因,可以猜到,商的国姓乃是子,周以及诸侯国为姬姓,姬川听闻是关陇流放至,自是倾向于周。
至于英贺弗等番人支持周,也很好理解,创立北周的宇文氏,乃是鲜卑人,而英贺弗的奚族也是鲜卑,当年宇文鲜卑与奚族鲜卑,在乌候秦水附近杂居,甚有亲缘。
如英贺弗的祖先,听闻则是段部鲜卑之人,额托听说则是慕容鲜卑的后人,故而他们认为宇文鲜卑建立的北周,对于他们奚人而言,甚有亲切之感。
当然英贺弗,姬川的意见,遭到高徐道,赵何然等认为立燕为国号的幽州人反对。
赵何然言道:“当年周王都镐京时,为宗周,而东迁洛邑,则称为成周。王上起于幽州,差关中洛阳数千里之遥,如何能以周为国号。”
安乐郡郡守刘易出声反对言道:“若说王基,幽州不过后来而取的,怀荒,御夷开镇之时,才是王上龙兴之地。”
陈孝意亦是反对言道:“大隋两代已垂数十年,百姓多服王化,无论南北皆以隋室为宗邦,若复周代隋,不仅响应者无几,对于大隋旧吏,更无好感。”
幽州士族激烈反对,但英贺弗他们则是认死理的,也是相持不下。
当下两边文武官员,吵作一团,几乎拔拳相向。而王马汉,昙宗等人皆是事不关己,无论是燕也好,周也好,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是觉得这些都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官员,如泼妇骂街一般的吵闹,十分有趣,各自看得直乐。
李重九默视两边吵了许久,霍然起身拍案大喝言道:“国尚未立,你们以幽州,草原分而自居,吵成这样,以后如何了得。”
见李重九动怒,当下幽州官吏,番将皆是一并拱手告罪。
这时薛万述出面言道:“王上之志向是要,席卷天下,混一南北的,无论是幽州,还是塞北,格局都乃是拘泥于一地,夫为国号者,当包容万千,揽括天下方可。”
薛万述之言说的,倒是令文武官员一并点头,但也是有人出声反问:“按照你的意思,什么国号,方能包容万千,揽括天下呢?”
薛万述笑道:“在下不过是抛砖引玉,还是诸公商议才是。”
这时一直不开口的太原郡郡守苏素说话了。
苏素言道:“我以为王上乃是太原石艾人,太原石艾乃是赵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父不死;秦何敢伐赵。我以为以赵为国号最佳。”
苏素乃是李重九四叔,地位极高,本人又是封疆大吏,他的话倒是一时无人敢反对。
薛万彻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