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背づ沙鋈サ牟皇呛湔ɑ���撬�险觳旎�2还��宦�椴宦���罨故堑弥葱小A剿抑匮惭蠼⒃菔蓖牙肓吮喽樱�匀辉谝匀�俸叫校��备鹘���牧郊芩�戏苫��淞顺鋈ァ�

谈仁皓此时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也总算是松了口气。至少日本人暂时还不会去找登陆场那些运输船只的麻烦。现在剩下的两艘航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了,如果抛开一切感情因素来讲的话,在保存了这两艘航,母,同时保证了登陆场的安全后,他已经取得了胜利。两艘“长江”级航母要等到至少5个月之后才能服役,而那些损失了的重巡洋舰很快就能得到补充。两个月之内,至少有四艘“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将加入帝国海军,另外还有最后的八艘“节气”级巡洋舰也将在最近三个月内陆续服役。帝国海军的造船实力已经开始爆发了,只要航母没有事,损失的护航战舰都能够迅速的得到补充。

当然,谈仁皓此时还让两艘航母上的所有飞行人员加紧时间养足精神,恢复体力,好在天亮前就起飞,航空勤务人员也在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战机,给战机补充燃料,挂上弹药。只要天一亮。他就立即出动轰炸机去干掉日本的第二战列舰队,看看日本人还怎么嚣张。

不过,很快,谈仁皓就感到更加疑惑了,向东南方向上飞去的四架水上侦察机在一个小时之内都没有发现日本舰队的踪影。谈仁皓认为,夜色太黑,而且没有月光,所以侦察机没有能够及时发现日本舰队。这也是有可能地,因此,他让那些侦察机在日本舰队向南返航的航线上进行反复搜索,而不是扩大搜索范围。其实,当时四架水上侦察机也确实无法扩大搜索范围。

问题并不在谈仁皓这边,而是在琉球岛附近。在谈仁皓派出水上侦察机的时候,庆良间水道的战斗已经爆发了。纪晓兵率领的五艘重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对抗日本舰队的六艘重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双方实力旗鼓相当,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

指挥日本舰队的就是转移到了“利根”号重巡洋舰上的高须五郎。这名日本海军中将在“陆奥”号遭到轰炸的时候。并没有被炸死。而是逃到了“利根”号重巡洋舰上来。当时,日本舰队里除了“利根”号重巡洋舰之外,还有“筑摩”。“最上”,“三野”,“铃谷”,“熊野”五艘重巡洋舰。不过,这其中四艘“最上”级重巡洋舰是在条约期间,日本建造的条约型轻巡洋舰,不过这四艘战舰后来都被迅速的改造为了重巡洋舰。最初,这四艘巡洋舰装的都是155毫米主炮,不过在战争爆发前一年,日本海军决定对四舰进行改装。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五座三联装155毫米主炮换成五座两联装203毫米主炮,同时加强装甲带,要求能够防御203毫米炮弹的攻击。不过,这也只是能够抵抗日本海军的203毫米炮弹的攻击,而当时唐帝国海军重巡洋舰装备的200毫米主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威力要比日本海军地203毫米主炮地穿甲弹还要大一些,穿垂直装甲的能力要高出大概30毫米左右。

纪晓宾指挥的五艘巡洋舰中,除了“李靖”号装了三座三联装240毫米主炮(当时肯定算得上是超口径安装了,不过“李靖”号15000吨地排水量装240毫米主炮还勉强可以)之外,其他的四艘“节气”级重巡洋舰(“清明”。“春分”,“惊蛰”,“雨水”)都只装了三座双联装200毫米主炮,在进行防空改造的时候,这些战舰舰部的一座主炮炮塔被拆掉,换上了两座120毫米防空炮与两座40毫米机关炮!

除了“李靖”号的火力对日本战舰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之外,纪晓宾手下的另外四艘重巡洋舰其实是没有火力优势的。另外,日本的四艘“最上”级都安装有鱼雷发射管,发射的是610毫米地“长矛”鱼雷,这对唐帝国的战舰威胁极大。不过,纪晓宾很好的利用了他手里的一张王牌,那就是战舰上的雷达。

“李靖”号首先对22公里外的日本战舰开火了。三座主炮完全是依靠雷达提供的数据进行炮击的。接着,其他四艘重巡洋舰也开火了。在这个距离上240毫米穿甲弹能够轻松的撕开日本战舰地装甲,不过200毫米的穿甲弹就显得有点费力了。不过,200毫米主炮发射的榴弹却能够大量杀伤日舰上的暴露人员,对没有装甲防御的地方构成严重威胁。

日本战舰上的官兵都被突然飞来的炮弹吓得一跳。不过,前面数轮齐射,没有一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这只能怪当时的雷达技术确实不过关,还无法为火炮提供精准的炮击数据。不过,这也迫使日本舰队加快了行动速度,而高须五郎还同时命令六艘驱逐舰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