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射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8公里,不过射速并不高,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很难直接命中目标,最多只能迫使日本轰炸机散开,放弃密集编队。当然,如果炮手的技术够好,运气也不错的话,在这个距离上摧毁敌机是最为安全的了。

在“大雪”号上的40毫米放空炮开火的时候,“李靖”号上的120毫米防空炮也开火了。舰队同时开始机动规避,让日本轰炸机不能轻易的进入轰炸航道,这可以拖延时间,给防空火炮更多的机会击落敌机。

谈仁皓与廖汉翔都来到了左边的舷窗旁边。东南面天空上的日本轰炸机还是个小黑点,不过在日本轰炸机机群中间爆炸的炮弹产生的黑烟非常明显,甚至遮住了一部分轰炸机。这些防空炮弹都是定高爆炸的,能不能命中目标,那几乎全看运气了。

很快,就有一架轰炸机拖着黑色的尾烟坠落了下来,参谋部里的军官都兴奋的大叫了起来,不过他们都迅速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好像都是双发动机的远程轰炸机。”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他这话等于没有说,日本海军航母上的那些轰炸机根本就不可能对1000多公里外的舰队发动攻击,其作战半径只有数百公里而已。

廖汉翔没有开口,不过他心里也放松了很多。这些只能进行水平轰炸的轰炸机对舰队的威胁要比俯冲轰炸机以及鱼雷轰炸机小多了。这一点,第五舰队在后来的演习中已经证明过,只要舰队能够迅速规避,那么水平轰炸机很难在三千米以上的高度将炸弹扔到战舰上去。

日本的轰炸机机群仍然采用的是密集编队,显然,日本的轰炸机飞行员也知道这个道理。如果通过水平投弹来打击海面上的战舰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密集编队,在同一时间内投下炸弹,用弹雨来打击海面上的战舰。也许五十枚炸弹能够命中一枚,不过这也总比一枚都无法命中强多了。

密集编队的日本轰炸机成了120毫米放空炮最好的打击对象,如果日机采用分散进攻的话,那么120毫米放空炮的效能肯定要降低很多。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就连续有四架日本轰炸机被击落。不过,其余的日本轰炸机根本就没有分开,根本就不“理会”战舰上的那些防空火力,全都朝着最近的“太宗”号航母飞去。

“该死!”谈仁皓暗骂了一句,同时捏紧了拳头。

第一批到达“太宗”号上空的日本轰炸机几乎是同时开始投弹。此时,防空战舰上的火炮都只能望空兴叹,120毫米高射炮的仰角才75度,根本就无法对付头顶上的轰炸机,而40毫米高射炮与20毫米机关炮的射高都够不着那些轰炸机。

“太宗”号几乎是以最大的角度开始向右转,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发现,这艘巨大的航母就如同一只小蜗牛一样,在海面上留下了一条白色的圆弧尾迹。炸弹从三千多米的高空落下,大概需要半分钟的时间,而航母在这半分钟之内能够航行500多米,大概就是两条舰身的长度。航母上的了望将密切“关注”着头顶上落下的炸弹,而航母舰长将根据这些炸弹落下来的情况下达转向命令。也许,现在“太宗”号上的中校舰长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吧。

第二卷 大战爆发 第十节 在硝烟中颤抖(下)

十架日本轰炸机投下了40枚炸弹。每一枚炸弹在海面上爆炸的时候都会腾起一股巨大的水柱。谈仁皓捏紧了拳头,虽然这些炸弹落下的时间差就几秒钟而已,但是他感到好像是过了几年一样。当最后一股水柱落下的时候,“太宗”号航母仍然在海面上快速航行着,看清楚航母安然无恙的时候,谈仁皓这才松了口气。

突然,“李靖”号也开始全速转向了。谈仁皓赶紧抓住了旁边的扶手,等他转过头去的时候,才发现“李靖”号正在全速脱离“太祖”号航母,接着,他就听到了炸弹下落时发出的尖利的破空声。

第一枚炸弹落到了“太祖”号左舷两百多米外,水柱刚刚冒起的时候,第二枚炸弹又落在了附近,接着又有几枚炸弹落了下来。炸弹在水面下几米处爆炸的声音很沉闷,有点像闷雷声。“太祖”号航母就如同一头笨拙的钢铁怪物一样,以33节的最大速度不断的变换着航向,躲避着落下来的炸弹。

“‘太祖’号中弹了!”

谈仁皓也看到了,一枚炸弹应该是落在了“太祖”号2号升降机附近,也就是飞行甲板距离舰艉大概120米左右的地方。炸弹应该是在甲板上直接爆炸的,没有进入下面的机库,“太祖”号好像微微的缠斗了一下,不过速度并没有减慢,而且仍然在机动航行,躲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