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 (第1/4页)

�鼗旖⒍永镒钪匾�R彩亲钗�泵Φ氖挛窳税伞�

姜仲民地工作也在逐步展开,特别是从三月下旬开始,随着风暴逐渐向南转移。建立水上飞机活动基地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了。

最初的几座水上飞机活动基地是建立在马达加斯加岛北部,而且是朝向莫桑比克海峡的。其实,这就是由一艘小型登陆舰,或者是平底驳船。或者是其他可以为水上飞机提供停靠,燃料补给,以及进行简单地维护作业的船只在避风海湾里锚泊下来,然后就成为了支持水上飞机活动的临时性基地。当然,除了船只之外,还要临时在附近的岸上搭建一些基础性设施,而当需要转移的时候,就可以方便的改变活动基地的位置。

从三月下旬开始,姜仲民在马达加斯加岛朝向印度洋的几个海湾里也设置了类似的水上飞机活动基地。另外,岛屿的中部地区也建立了类似的水上飞机活动基地。到四月初,风暴基本上已经离开了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姜仲民也将水上飞机活动基地设到了马达加斯加岛的南端,并且首次在留里汪岛那边设立了同样的基地。

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也算得上是对三名年轻将领的特殊锻炼吧。不同的作战环境,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战斗方式,这些都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换在以往,不管是谈仁皓,还是常荐新,或者是姜仲民,都不可能如同现在这样有耐心。而对三位舰队司令官来说,在很多的时候,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耐心。

除了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之外,在三月中旬的时候,谈仁皓他们还收到一条好消息,这不是印度洋战场上的消息,而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好消息。准确点,是西南太平洋那边的一份捷报。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后,在三月九日,颜国忠上将指挥的陆战队已经攻占了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现在正在扫荡岛上的残余敌军。谈仁皓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十二日了,战报是从海军司令部转发过来的,而且还符带了一份内容,即进攻澳洲大陆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到位,进度正常,如无意外,将在三月底,最迟四月初发动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二月初,也就在谈仁皓离开狮城,前往科伦坡的路上,颜国忠指挥的陆战队就完成了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作战行动,并且攻占了维拉港。这是自从“所罗门群岛”战役与“莫尔兹比港”战役之后,陆战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取得的第三次重大胜利,这也是帝国海军迈向澳洲大陆最为坚定的一步。

在攻占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作战行动中,颜国忠前后投入了十二个陆战师,并且长期保持有至少四个陆战师在前线作战,调动了大大小小数百艘支援舰艇,其中仅火力支援船就超过了50艘。在进攻维拉港的行动中,陆战队的火力支援船再次大显神威。一批安装有火炮地火力支援船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往炮击舰队的地位,陆战队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直接火力支援舰船。

顶替第四特混舰队到西南太平洋上执行作战任务地第二特混舰队在得到了练兵的机会时,也表现出了强悍地战斗力。与第四特混舰队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不一样。郝东觉将舰队的航空打击能力几乎发挥到了极限。为了能够让航母上的载机不间断的出动,海军司令部还增派了一支补给船队为第二特混舰队提供支援。而在进攻维拉港地后期。

郝东觉甚至还组织了数次效果不错的夜间轰炸行动,而这也是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第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夜间轰炸行动。

进攻新赫布里底群岛的目的只是为南下新喀里多尼亚做好准备,因此,在一些岛屿上的美军还没有投降。维拉港的重建工作还没有筹备好的时候,陆战队又马不停蹄的杀向了新喀里多尼亚,并且在二月上旬的时候就完成了在新喀里多尼亚地登陆作战行动,当时,维拉港的炮声还没有完全停止呢,第一批陆战队官兵就冲上了新喀里多尼亚岛,并且迅速的巩固了滩头阵地。

从二月中旬初开始,也就是维拉港地扫荡行动正式结束的时候,进攻新喀里多尼亚的陆战队就已经推进到了努美阿附近,进攻努美阿的作战行动也正式展开。当时。第一批进攻部队只有大概两个师地兵力,而麦克阿瑟在努美阿投入了至少十二万美军地面部队,而且还有大批的美军坚守着附近的几个重要据点。包括布拉伊与莫安杜的两座大型军用机场,而努美阿附近并无大型军用机场。

最初的战斗打得并不顺利,如果不是大批的火力支援船到达,而且第二特混舰队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并且为陆战队提供了强大的航空支援的话,恐怕结果就难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