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1/4页)

实际上这两批轰炸机出发的时间间隔超过了二十分钟,几乎就是两个波次的轰炸机了。

最后一架战斗机在接近四点的时候才离开了“珠江”号的飞行甲板,因为整个起飞过程持续太长,而230海里的距离也几乎在轰炸机的最大打击半径(非极限打击半径)上了,轰炸机在起飞之后是不能判断待命的,都必须要立即上路。因此,最后这12架战斗机是在半路上追上轰炸机群的。

换句话说,此时第二特混舰队连续派出了三个波次的轰炸机群,而且间隔时间差不多都是20多分钟。这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舰队对轰炸机群的指挥将极为混乱。三个波次的轰炸机需要三套班子指挥,而一支航母舰队一般就准备两个参谋班来负责轰炸行动,因为大部分海战中,很少有超过两个波次的轰炸机在执行作战任务!

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干掉美国第16特混舰队,必须要尽一切的努力干掉美国第16特混舰队,就算拿第二特混舰队的身家做抵押,也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这一点,早在谈仁皓制订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已经跟雷少卿说清楚了。就算这次海战打下来,双方都完蛋,那么优势仍然在帝国海军手里,因为四艘新航母在六月就能服役,而美国的航母最快也要到年底。帝国海军将拥有半年的优势,而这半年的时间就足以决定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决定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线是向西推进,还是向东推进了!

也许,雷少卿在此之前也曾经迟疑过,这次他没有任何的迟疑。第二特混舰队在最关键的时刻派出了所有的轰炸机。雷少卿不是谈仁皓那种喜欢孤注一掷的将领,可当局势容不得他再做考虑的时候,他也学会了这一点,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要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也许,此时最应该高兴的就是谈仁皓吧。他一直担心雷少卿的犹豫与稳重会害了他们,虽然雷少卿也曾经犹豫过,特别是在黄晓天中校提出意见的时候,他犹豫过。但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候,他没有再犹豫,而是很果断,非常果断的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一个关系到这场战役胜败的决定!

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八十六节 拼死的抗争

第一特混舰队的日子并不好过,连谈仁皓都感到有点意外,对手竟然派来了一百多架战机,而第16特混舰队扣除了自卫用的防空战斗机之后,还有多少飞机可以使用?

谈仁皓在将第一特混舰队押上赌桌的时候,除了指望雷少卿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之外,他还有一点没有告诉任何人,那就是美国指挥官的判断。谈仁皓是将美国舰队的指挥官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来看的,尽可能的将美国舰队的指挥官考虑得厉害一点。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谈仁皓认为美国舰队的指挥官肯定会将第二特混舰队放在首要打击的位置上。只要第二特混舰队不过早的暴露,那么美国特混舰队就很有可能将大部分力量留下来,用来打击第二特混舰队,至少,三艘航母的诱惑比两艘航母大,而且一支有三艘航母的舰队的防御力量也要比一支只有两艘航母的舰队强。

这其实就是谈仁皓的赌博,如果美国舰队指挥官这么做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就有机会翻盘了,而且获胜的机会很大。以第一特混舰队的防御能力,谈仁皓是有信心顶住五十架战机的进攻的(他以“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时的美国舰队航空打击效率为根据做出这一判断的)。这样,在收回了打击第17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之后,第一特混舰队还有还手之力。到时候,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也已经上路了,说不定已经得手了,而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就去做补充轰炸!

这个赌博里的“理想”条件太多了,几乎没有赢的可能,当然,如果赢了,那就是完胜,就算这个豪赌输了,两支特混舰队仍然有翻本的能力。当谈仁皓看到一百多架轰炸机杀来的时候。他也知道,现在他就只剩下翻本的机会了,而且这个机会还不掌握在他的手里!

美国轰炸机群首先打击的就是位于舰队西南方向上的“长江”号航母编队,而“玄宗”号航母编队一直位于舰队的东北侧,反而没有首先遭到攻击。

尖励的轰炸机俯冲时发出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这是死亡的呼啸声,俯冲轰炸机的投弹准确率是所有轰炸机中最高的,技术娴熟地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可以使投弹命中达到五成以上(唐帝国海军航空兵里的轰炸王牌都具有这一水准。如同张鼐鼎这类超级轰炸王牌,甚至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就算是一般的飞行员投弹命中率也在三成左右。相对而言,鱼雷轰炸机投雷平均命中率大概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