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部分 (第1/4页)

可以想像谈仁皓此时的心情,麻烦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回到舟山已经快两个月了,他就没有在家里安心的住上几天,几乎天天都有让他头痛的事情。原本,他还计划在妻子回医院报道之前,陪妻子到松江或者是杭州去住上几天的,而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也彻底泡汤了。

回到办公室之后,谈仁皓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他能够理解参谋长与校长给他安排这么多事情的目的,可他同时也知道,要想成为海军的领袖,那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更清楚此时甘永兴与聂人凤身上的压力。谈仁皓现在所做的还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没有涉及到重大决策,仅仅这些处理细节问题的工作就让他快要累爬下里,可想,甘永兴与聂人凤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会有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想要继续升迁的必经之路。四年前,谈仁皓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成为帝国海军将领,而且是帝国海军首屈一指的舰队司令官。两年前,谈仁皓没有想到,他有希望在今后更上一层楼。而现在,他也没有想到,在这条道路上,他需要经历多少磨练,除了战场上的挫折之外,他还必须得在一些非战斗性的事务上接受众多的锻炼!

一整个下午,谈仁皓都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他去资料室找来了一些海军舰队的最新资料,然后就强迫着自己看了下去。可他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连他自己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以往,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舰队的资料,可现在,他却很难读懂里面的那些文字。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感觉,好像这完全是陌生的工作一样。

“将军,嫂子打来电话,问你晚上要不要回去吃饭。”

谈仁皓一惊,立即看了眼手表,已经快六点半了。”要,当然要回去,去准备轿车吧。”

杜兴看了眼谈仁皓,这才离开了办公室,他也知道,这段时间下来,谈仁皓已经变了很多。

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三十三节 资本

在谈仁皓回到海军司令部忙碌的这两个月里,海军的实力也在迅速恢复之中。从唐帝国开始大规模向盟友提供战舰的行动上就能看出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的实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增强了不少。

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只有八座可以承建战列舰与航母的大型船台,而且其中有四座长期没有开工,基础设施已经严重落后。因此,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花费了大量的力气来扩大造舰能力。

到此时,帝国海军已经有十二座可以承建五万吨级战舰的大型船台(舰艇在船台上建造的时候,其重量要比服役时小得多,因为在船台上只进行船体建造,然后在码头旁进行栖装),而且这十二座船台都在高效率的运转。另外,帝国海军拥有的可以承建万吨级战舰(大型防空巡洋舰,重巡洋舰,快速战斗支援舰,大型登陆舰)的船台已经达到了三十六座,可以承担三千吨级(驱逐舰,登陆舰)的船台数量更是超过了五十座。至于那些用来建造潜艇,小型驱逐舰(主要用于近海反潜,以及执行护航任务),登陆艇,扫雷艇等等排水量千吨左右的战舰的船台更是数不胜数了。

“船台”这个词显得有点单调,可这是一个国家的造船能力的直接反映。所有的大型舰船都得先在船台上进行基础建造,而有多大的船台,就能建造多大的战舰,而船台地数量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同时建造多少舰船的直接表现。上面提到的都是用来建造军用舰船地大型船台。

这与建造民用船舶的船台是有所区别地。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拥有强大的海军,那就得首先拥有强大的基础。而造船能力就是海军的基础。

到这个时候,谈仁皓才了解到了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地舰船建造能力。之前,他知道的只是帝国海军会定期获得一批战舰,并且猜测帝国海军有着极为强大的造船能力,可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直到他看到了甘永兴给他的那份文件的时候,这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帝国海军的强大并不仅仅体现在舰队的战斗力方面。更多的时候体现在了海军地造船能力方面。如果没有如此强大的基础实力的支持,那么帝国海军也不会是世界上最强大地海军。

因为有着强大的造船能力,所以帝国海军的造舰规模也非常的庞大。计划在25年底到26年初的两个月之内服役的主力战舰就包括了六艘第三批次的“湖”级航母,四艘第三批次的“新省会”级战列舰,七艘第二批次的“瑞兽”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八艘第四批次的“江河”级重巡洋舰(第二阶段改进型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