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部分 (第2/4页)

哪里还会有空缺出来?”

十三阿哥一时语塞,伊都立说的也是实情。

皇上既是要疏理地方,想要换的人,这次差不多都挪地方了;没有挪地方的,多是看好能留任的。

十三阿哥揉揉额头,道:“行了,我帮你留心看看,却也不保准。东西你先拿回去,再这样见外,我就要恼了。”

伊都立看着锦盒道:“也没费几个银钱,只当提前送中秋节的礼了。”

十三阿哥板起脸来,道:“学庭再这样,我就要送客了。”

伊都立见十三阿哥真动了心气,忙道:“好,好,我收回。难得我家夫人过来一趟,要是我这会儿就唤她走,怕是她就要恼了。”

十三阿哥虽不喜欢他的钻营,可相交二十多年,两人又是连襟,又是亲家,难听的话也说不出口。就将谋官的事撂到一旁,说起旁的,气氛渐渐缓和起来。

王府,花园,八角亭。

兆佳氏看着四周熟悉的景致,很是意外,道:“妹妹,你们府去年不是大修了么,怎么这园子还是旧日模样?外头的院墙看着鲜亮,王府大门也气派,这里面则委实质朴了些。”

十三福晋坐在她对面,亲手给她倒了一盏花茶,道:“我们爷恋旧,不让翻修。”

十三阿哥府早年虽是皇子府,一切是贝子规制。升了亲王府,不移新府的话,就要升建旧府。

兆佳氏想想方才看到十三福晋的屋子,家具摆设也是旧日模样,再看看十三福晋身上八成新的旗装,眉头微蹙,道:“修王府,不是当内务府花银子?难道,其中还有什么说头?要我说,妹妹同十三爷就该迁府。不说旁人家,就说十七爷的新府,不过是郡王规制。只是因是新建的,都比这边宽敞,看着也气派。”

十三福晋道:“是不用花自家的银子,可内务府银子也不足。我们爷又是爱操心的,这两年宫里虽有不少赏赐下来,可我们爷转手都捐给内库,就怕皇上银钱不凑手。”

兆佳氏闻言,诧异出声:“竟是这样?怨不得皇上器重十三爷,皇上手足虽多,能为皇上做到这个的步的,除了十三爷,再没有旁人……”

姊妹相聚,固然欢喜。

可十三福晋也晓得,姐姐、姐夫也不是闲人,不会真的无事上门来叙家常。

只是姐姐不说,她这当妹妹的也不好开口相问,否则倒像是不愿让人上门似的。

兆佳氏与妹妹说了这几句话,将跟前侍候的丫鬟打发下去,倒是比丈夫还痛快,直接禀明来意。

十三福晋笑着听着,却是不肯应承。

为人妇多年,即便是娘家姐姐、姐夫,也不会让她忘记为人妻子的责任。

十三阿哥身居显位,多少人看着,不能说步步惊心,也是高处不胜寒。姐夫这边,如今在兵部侍郎位上,不能说屈就。

兆佳氏见十三福晋不接话,也不再继续掰扯,向四下里看了看,见没有外人,方压低了音量到:“我家老爷的差事成不成,且不去管他。听说白柱也张罗外放,妹妹万不可一时心软纵了他。他那个毛驴脾气,除了自家人,哪个能受得了?留他在京中,就算得罪了人,闯出祸事,还有我们这些做姐姐盯着、庇护,到了外头,谁会将他放在眼里。只是得罪人还罢,要是耽搁了差事,或是捅出什么篓子,不还是要连累到十三爷头上?”

十三福晋听了,颇为动容。

这些日子,她正被兄弟央求得心烦,听了姐姐这番话,即便晓得她有私心,却也无力反驳。

等到用了晚饭,送走伊都立夫妇,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回房时,不由相对苦笑。

虽说他们都没有在伊都立夫妇跟前应承什么,可是心里多少也被他们夫妇说服。

十三福晋下定决心,要看好自己的娘家兄弟,让他老实的在御史的位置上待着。

御史是言官,性子耿介的人多,即便白柱有所不逊,也不显眼。否则别说是外放,就是给白柱换个衙门,以他为人处事,也只有得罪人的。

十三阿哥这边,则是有些想成全伊都立。

兵部侍郎听起来体面,可不是掌印官,上面有掌部大学士与宗室亲王,再一层有满汉尚书,下边是各司郎中。

这侍郎,也是费力不好讨的差事。勤勉差事,做出功绩来,要将荣誉归于两位尚书;要是差事做的不精心,或是下边司官出了什么纰漏,还要替尚书背黑锅。

伊都立说那“孩儿枕”不值银钱,十三阿哥却晓得,那是三日前,他花费巨资在华天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