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晁勇笑道:“刚刚赶回来,儿臣已经说服了种师道老将军,他会帮我们游说西北州府归顺我大梁。”

晁盖听得晁勇说服了最有名望的老种经略相公,喜道:“好,勇儿做的好,你给我们说说西北的事情。”

晁勇当下便把他在西北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晁盖道:“如此说来,西夏恐怕随时可能犯边啊,我这便下令大军赶赴西北。便让李从吉、鲁智深两万人,再加上新整编的李应、孙立、杨志三万人,完成我大梁对老种经略相公的承诺。”

晁勇道:“派了这五万人去西北,东京城还能剩下多少兵马?”

晁盖笑道:“林教头整编了六万新军,派出五万人后,还剩下三万新军和林教头的一万老兵,守卫京城足够了。”

说着,对武松道:“你也是万夫长了,回头你去兵部办了公文。”

武松抱拳道:“谢皇上恩典。”

晁勇笑道:“那还有两个万夫长是谁?”

晁盖道:“花荣和穆弘。”

晁勇听得都是他心腹,也是有些意外,不过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问出来,又道:“我还许诺给种老将军太尉之职,还请父皇再发一道圣旨。”

晁盖点头道:“好,以老种经略相公威望便是做枢密使都不为过。对了,还有这位王进教头,我也多曾听林教头说你精于艹练兵马。”

晁勇笑道:“王教头艹练兵马却有独到之处,只是先前不受重用,无法施展拳脚,儿臣先前斗胆应了他总教头之职,还请父皇恩准。”

晁盖笑道:“好,朕这便下旨。”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对付文人

说完兵事,晁勇道:“看父皇和我大梁三位重臣都在这里,难不成政事吃紧?”

晁盖摇头道:“主要还是我大梁缺少文臣,你先前派的三路兵马加上赵佶的圣旨,很多州府都是直接归顺,有两处州府顽抗,也都被顺利攻下。如今我大梁治下已经有五十多个州了,虽然我已经尽量手下留情,但是宋朝几乎是十官九贪,便是没有砍了他们脑袋,也不能再用他们做官了。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更不足了。”

晁盖虽然也痛恨贪官,但并不是和晁勇一般理想化,贪一文都要斩。他以前在村里也是保正,免不得经常和官吏打交道,也给不少官吏塞过银子。做任何事都要上下打点一番,这可以说是宋朝的通病了,如果真要斩首的话,恐怕会把曾经当过官吏的人斩杀九成以上。

晁勇想了想道:“我记得东京有许多参加科举的士子吧?我们可以尽快举行一次科举,选拔一些士子派到地方去,再辅以一些有经验的官吏配合,应该可以应付一时吧。”

晁盖闻言,笑道:“我们就是在商议科举之事,虽然有一些士子抵制我们大梁科举,但是还是有不少士子准备参加的。”

这些士子却是准备参加宋朝科举的,结果赵佶因为大梁兵马威胁京城,推迟了科举时间,所以各地士子便留在了东京。

晁勇皱眉道:“为什么抵制我朝科举?”

旁边张叔夜没好气的道:“因为你把李纲诬陷成七贼之一,李纲在士林中很有名望。”

张叔夜也是清流,虽然并没结党,但是蔡京等人势大,他们这些清流很多时候都是团结对外的,而且清流之间也更容易成为知交。

因此张叔夜跟着晁盖到的东京后,听说晁勇下令把李纲和蔡京等人一同处斩,便和晁盖抗议了很久,只是晁盖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晁勇看着张叔夜笑道:“我杀李纲也是为了保全更多的忠臣,如果我让李纲为宋朝殉葬的话,恐怕还会有其他想名留史册或者自以为忠贞不二的人为宋朝陪葬吧?虽然宋朝歼臣当道,但忠臣应该还是不止一个吧?”

张叔夜却是不为所动,冷哼一声,道:“难道你就没别的方法了吗?”

晁勇笑道:“我能想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只有这么一个,那些自以为忠贞不二的人,一个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想要劝他们改变,我是做不到,这点已经在张大人身上验证过了。”

张叔夜看晁勇说起当初无法说服他的事情,他也不能说晁勇劝说不了他,就能劝说的了其他人,那样无疑是在说别人不如他忠诚。

晁勇看张叔夜不再说话,对赵明诚和吴用道:“你们想必也对这些士子做过工作了吧?”

赵明诚点头道:“我年轻时便在太学学习,太学中也有许多知交,不过这次带头罢考的太学生是陈东,此人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