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是在牛津集结了他的王军,当几乎全国人民都反对他,投入国会军与自由的麾下的时候,这座城市仍对他忠心不二。联想到那位背运的国王,他的幕僚——温顺的福克兰和目空一切的戈林,还有想到王后和太子,这些都使这个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古城的每个角落都显得那么意趣盎然。

这个地方还保存着往昔的风尚,我们兴致勃勃地追索其遗留的踪迹。即便我们无法从想象中满足我们的思古之幽情,单凭那古朴雄伟的风貌就足以让我们敬羡不已。这里的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雅,街道庄重气派。城畔美丽的伊西斯河流经青翠欲滴的草地,然后河面逐渐开阔,在一泓碧水之中,映照出城内鳞次栉比的楼房、由参天古树簇拥环绕的高塔,还有尖顶或圆顶的建筑。

我深爱着眼前的美景,但是回首往事,遥想未来,原本喜悦的情绪立刻变得苦涩。我生来就喜欢宁静安闲的快乐,在少年时代,我从来都没有觉得不满足过。即使有时我也感觉非常无聊,但是只要看看自然界的美景,或者拜读一下文人意境优美,文笔曼妙的作品,就能使我兴致勃勃,心情豁然开朗。

可我现在却像一棵枯萎的老树,雷电已经劈中了我的灵魂深处。当时,我觉得自己活着只是为了给别人展示我即将变成的样子——被摧残的人性中惨淡的一面,这个样子既让别人扼腕叹息,也让自己觉得难以忍受。

我们在牛津逗留了很长时间,还经常去城外郊游。我们总是努力辨认每一处和英国鲜活的历史有关的遗迹。沿途那些相继出现的景物经常会延长我们的行程。我们瞻仰了伟大的汉普登陵园,以及这位爱国英雄当年浴血奋战、拼死疆场的故地。眼前的景物,都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可以流芳百世,让人永远怀念。有那么一刻,我的灵魂从沉沦和痛苦中超脱出来,沉浸在自由和自我牺牲这些崇高的情感之中。有那么一瞬,我试图鼓起勇气抖落自己身上的枷锁,以一种自由、高尚的眼光审视自我,可是铁链早已深入我的肌理和骨髓,于是我再次沉沦——浑身颤抖、内心无望地再次陷入那个悲惨的自我。

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牛津,前往下一站马特洛克。这个村庄周围的山水风光,和家乡瑞士的风景极其相似,只不过在规模上都要小一号。而且那里群山不像阿尔卑斯山脉,在家乡,几乎每座郁郁葱葱的山峰峰顶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好似晶莹剔透的皇冠。

我们游览了那儿精美的洞穴,并参观了一些小型自然历史陈列馆。那里的展品的陈列方式竟然同塞沃克斯和夏蒙尼的自然博物馆一模一样。当克莱瓦尔提到夏蒙尼的地名时,我不

禁打了个寒战。在我的催促下,我们急忙离开了马特洛克,那地方让我联想到可怕的事情。

我们从德比出发,继续往北进发。我们在坎伯兰和威斯特摩兰过了两个月。那时我几乎以为自己已经置身于瑞士的崇山峻岭之中。北面山坡上一片片终年不化的积雪,一座座湖泊,还有一股股在言缝中奔涌而出的清泉——这些景物对我来说太熟悉了,让我备感亲切。

在这里我们还结识了几位新朋友,他们想尽办法哄我开心。克莱瓦尔始终比我更兴致勃勃,如果有见多识广的人相伴,他的眼界和心胸都会更加开阔,而且他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着比自己想象中更大的潜能和容量,这是他在和能力比他低的人交往时所没有认识到的。“我都可以在这里过一辈子,”他对我说,“置身于群山之间,我都很少会怀念瑞士和莱茵河。”

但他很快发现,相对于幸福而言,游子的生活里其实掺杂着更多的苦痛。因为的他的情绪始终都像是拉满的弦,一旦他的心情开始趋向平静时,他发现自己很快又不得不离开正在恬然休憩的地方,向新的目的地进发。而那些新鲜事物会再次吸引其注意力,而最后他又会喜新厌旧,往复不断。

因为我们同那位苏格兰朋友约定见面的日子近在眼前,所以我们来不及游览多少坎伯兰和威斯特摩兰的湖泊,也就无法和那里的居民建立感情。我们匆匆离开这两处,继续前行。我自己这头倒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我已经把我的承诺扔在一边置之不理很久了,所以不免有点担心那恶魔在失望之余会干出什么事来。他也许此刻还留在瑞士,也许会向报复的魔爪伸向我的家人们。

每当我偷享片刻的庸懒和安宁的时候,这个念头就总会冒出来缠着我,折磨我。

我一直焦躁不安地等候家信,如果信来晚了,我就会心神不定,担惊受怕。而好不容易家信来了,当我看见信封上伊丽莎白或父亲的签名落款时,我又不敢拆开来阅读,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