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还是让我进去回禀夫人吧。”王伯说着进来了,行礼后站在一旁向杨夫人禀报道:“夫人,这位是梅氏,是我们王夫人的亲戚。先前玉将军在求仁堂里住着的时候,梅氏新寡恰好也投奔王家,住在求仁堂里。”

“有一天玉将军喝多了,梅氏过去帮忙服侍,”王伯吞吞吐吐地说:“后来玉将军醒来很是生气,我就将梅氏挪出了求仁堂,我们王大人知道后便说要发嫁梅氏,可是梅氏却有了身孕,只得将她一直留在城外的庄子里。”

“王大人的意思是先不告诉玉将军和夫人,待孩子生下来送到营州,梅氏依旧发嫁出去。我原对梅氏说了,她亦同意。没想到这几天她不知怎么得到了玉将军又来京城的消息,便每日过来求见夫人。”

“因我们大人就要回来了,我想着再拖上几天就行了,所以拦着她没让她进。结果……”王伯又强调,“我们大人的意思就是孩子送给玉家,梅氏也由我们发嫁出去。”

这时梅氏终于不顾形象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孩,既然跟了玉将军,我决不再嫁的!夫人,你就发发慈悲留下我吧!”一面哭一面上前拉住杨夫人的裙裾,杨夫人手中的孩子这时也突然大哭起来。

王伯一点也没有被打动,依旧坚持,“都是老奴的错,让梅氏过来打扰夫人,还是让老奴将梅氏先带下去,过几天我们大人回来自然会处置。”

枇杷已经看傻了,原来这人不是骗子!不,她其实也是个骗子,不过却有了父亲的孩子,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眼见杨夫人要走开,却被梅氏拉住裙裾不放,便上前一脚踢向梅氏的手,迫她放开杨夫人,然后扶着母亲回到榻上坐下。

杨夫人坐下后先哄了哄婴儿,见他依旧大哭不止,便道:“恐怕是饿了,先前是谁奶的孩子?”

王伯道:“自生下来就请了奶妈,我刚见就在门外候着呢。”

“赶紧把人叫进来先奶孩子要紧。”

又是一通忙乱,总算孩子静下来吃奶了,只剩下梅氏还跪在屋子中心抽抽噎噎地哭着。王伯又上前问道:“杨夫人,我将梅氏带下去吧!”

“既然给玉将军生了儿子,就让她留下来。”杨夫人说着摆了摆手让王伯下去,“你不必管了,回头王大人那里我们将军自会去说话。”

王伯退下,梅氏赶紧上前膝行几步给杨夫人行礼,“多谢夫人宽厚大度,以后我宁愿为奴为婢侍候将军和夫人!”

“为奴为婢就不必了,只要你老实本份,又有这个儿子,玉家总不会亏侍你的。”杨夫人说着便让刘嬷嬷,“先把梅氏安排到倒座儿那间空屋里,日常用品你看着添上。”

第55章 一时冲动

看着刘嬷嬷带着梅氏走了,杨夫人又笑着问奶娘话,“姓什么?是京城人?家里还有什么人?是谁找你奶孩子的?”

小婴儿已经吃饱了,奶娘一面抱着他轻轻轻轻地摇着,一面殷切地答着话:“我夫家姓孙,我姓周,正是大兴县的,与王伯是一个村子。家里有公婆,丈夫和五个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起,听王伯说府里有一位小少爷要用奶妈就出来了。”

杨夫人又问孩子的事,奶妈倒也全知道,“从生下来跟着我,刚刚过了满月没几天,真是个省事的孩子,吃饱了就睡,一点也不哭闹,又长得壮实。”

“那你就继续好好带着他吧,以后一应月钱都从我这里拿。”杨夫人又将周嬷嬷安顿在正房的西屋,“缺什么只管告诉我。”又将四个侍女中年纪最大也最稳重的春枝与周嬷嬷一起照看孩子,又叫刘嬷嬷,“拿几匹绢布给周嬷嬷裁衣。”

杨夫人吩咐了这许多的事情,按了按头,向枇杷招手道:“你过来,我也该给你讲讲内宅的事情了。”

枇杷赶紧乖乖地坐了过去,就听杨夫人严肃地向她说:“我先前也对你说过,女子最重要的是品行,德容言工,德要排在第一位,再其次才是容貌、言谈和才具。”

“至于出嫁,更是决定女子一生命运的大事,所谓娶则为妻奔则为妾,如果不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地从正门抬进去,那这样的女子总不会受男人的敬重。”

大约母亲是见了梅氏有感而谈吧,枇杷老老实实地答道:“我记住了。”

“妾者,立女也,也就是侍立于一旁之人,身为主母,对她们要宽厚,对她们生的孩子要慈爱,但又要严格管束她们,明定尊卑秩序。”

“我明白,”枇杷忍不住还是问:“但是,娘,你为什么不听王伯的话将梅氏送走呢?明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