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页)

这个秘密。证明出黎曼猜想,不但拿到了1oo万美元的奖金,还拿到了其余五大猜想的解法,白阳已经想过了,一年放一个猜想出去,如果被人捷足先登就算了,反正他也不差这点钱。

更加重要的是,他的知识总量一下子增长了5。5g,只差一步就可以得到系统奖励了。

“石墨烯?”

一开始万启鹏有些不以为然,在社会上打拼这么多年,丝毫没有折弯他的傲骨。虽然进公司后他也听说过白阳半个月搞定编译器,半个月解出一道世界数学难题的事情,但他认为白阳不过是在数学应用方面有着天生灵敏,一法通则万法通,所以才会取得如此成就。

但白阳和他谈论材料学,显然是不够格。哪个搞材料的不是经年累月的战斗在一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oo万大奖的那位同行,不就在陶瓷领域公关了二十年么。

石墨烯他当然知道,作为一种二维材料,由六角形晶格排列的单层石墨原子组成,类似蜂巢结构,相当完美,每个原子都暴露于表面。一旦卷曲,便可以制造碳纳米管。

美国人甚至证明了石墨烯是当前强度最高的材料,可是这种材料又有天然的缺陷。它的估计强度、弹性和断裂点的测量都要给予相当复杂的电脑模拟。更让实验人员郁闷的是,要想在机械上抓住石墨烯的样本测量其受力延长非常复杂,要想制作出毫无瑕疵的样本更是难上加难。

“那白总应该知道测量电阻的国际标准是什么吧?”

“知道啊,基于量子霍尔效应呗。”白阳摸出一根烟,递给万启鹏一根。

“不会,我们这行灰尘对实验精度影响太大,还是不抽的好。既然白总知道霍尔效应,那也该知道霍尔效应只会在少量传统半导体中才能展现出足够的精度来吧。而且这种测量还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进行,而且还需要施加强磁场,目前全世界也不过少数几家专业的实验室才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似乎只有中科院有。”

“你是觉得我们弄出石墨烯来了没法测量是吧?”这点白阳也是知道的,这也没有办法,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至少绝对零度的实验室就不是无限暂时能负担的。

“是我们暂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我详细给你讲一讲纳米领域的相关知识吧……”

办公室刘飞燕已经到办公室送过三次茶了,看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口若悬河的年轻老板,她实在是太佩服了,难怪这么年纪轻轻就能做老板,光是这种学习的精神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吧。

看看老板,再想想自己的男朋友,一天到晚不是魔兽就是卡丁车,人与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痛快,实在太痛快了。”再次将杯中的茶喝干后,万启鹏大笑三声,如果自己是教授,能带白阳这样的学生,该是怎样一种幸福啊。

想想自己每次作为高级工程师,去参加高校学生里面的论文答辩,那些论文都是些什么东西啊,一眼看去,根本就看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同时心里有有些骇然,一个上午,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居然被淘了个七七八八,这种学习和接受能力实在是太恐怖了。而且,他有绝对的把握,白阳绝对不是囫囵吞枣的记住了事,每每自己说到一个知识点,白阳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白阳也不知道到底是万工被自己说服了还是自己被万工说服了,反正两个人对许多观点进行了相互映衬,白阳受益匪浅,原先许多自认为理解过的东西再理解一次,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样,万工今后多多带带陈英俊他们,他们那个太阳能电池和万工的领域有些焦急,关于实验室的问题就交给我好了。”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

ps:先来一章,祝大家周三开心,顺求票票,QQ群:11787572o,喜欢的朋友进,谢谢

第六十七章 系统大改变

接下来几天,无限的员工突然现自己的老板成了勤学好问的学生,编译器研部的新主任马媛媛,公司cTo覃无双,技术经理吴文博等人都是他骚扰的对象,甚至一向默默无名的陈英俊等人都被他请教了一番。

晚上八点,公司的人走得差不多了,白阳在网上溜达了一圈,去五大黑客论坛逛了一圈,没现时什么大新闻,xyB就是神秘黑客的传言还挂在那里,跟帖已经几十万了,不过后面基本上都在打酱油。

“恭喜测试对象白阳,鉴于这段时间你的辛勤努力,知识提升总量从12。8g到25。6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