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南风想到这一点,知道唯今之计,只有奋起反击,将外戚杨氏全部赶尽杀绝。她也知道这样一来,连杨皇后都会牵连在内,但宫闱之争,朝政之争,本就是此消彼涨,斩草若不除根,后患无穷。

十年以来,她虽然不插手朝政,但却广布眼线,她早便知道杨骏最忌惮的一个人便是楚王司马玮。

她故计重施,将联络司马玮的信缝在衣服的夹层之中,命宫人混出宫去。过不多久,从司马玮处传来回报,大军已经从荆州出发,不日便可抵达洛阳。

她脸上绝不现出异样来,反而刻意与阳平公主修好。阳平以为她是惧了她得势,也不疑有它。直到司马玮传来消息,大军已经在洛阳城外,此时太子的登基大典也已经筹措就绪。南风口述,由太子写了一封诏书,内容是指杨骏谋反,阴谋篡国,命司马玮进京勤王的。这封诏书,将是太子登基之后宣读的第一份诏书。

登基大典前的一夜,洛阳城全城戒严,不知道的人们以为是为了明日要举行的典礼,但大军进城的消息却又给戒严蒙上了一层恐惧。

司马玮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攻了杨骏府第,将杨氏三族全部擒获,据说杨骏 是逃到马厩之中被人从干草堆里揪了出来。他当时便死在乱刀之下,这是太子妃的授意,也是楚王司马玮想看到的结果。

与此同时,南风带着一队侍卫进了杨皇后的寝宫。刚刚卸妆的杨皇后,披散着一头长发坐在梳妆镜前,她仔细地挑选着明日要使用的珠冠和霞帔,明日的典礼将会全国瞩目,她既然成为皇太后,这是她一生中的另一次重要转变,一点也马虎不得。

她最后选中了紫底镶金黄的服饰,在庄重之中更显得华贵。便在此时,她看见寝宫的门打开了。南风带着一队侍卫走了进来。

她呆了呆,虽然不信,心中难免生起不祥的预感。但她仍然强颜欢笑道:“南风,你为何还不就寝?”

南风笑笑,是冰冷的笑,“皇后,杨骏图谋不轨,现在已经正法了。”

杨皇后脸色变得苍白如死,“你说什么?国丈身为辅政大臣,怎么会图谋不轨?”

南风淡淡地道:“杨国丈身为辅政大臣,位高权重,还不厌足,伪造先帝诏书,光这一点便足以诛连三族。”

杨皇后道:“你不要污蔑国丈,诏书是先帝亲笔所写,盖有玉玺,如何是伪造的?”

南风道:“皇后看过诏书,那是否是先帝亲笔所写,皇后心中再清楚不过。你身为皇后,却纵容亲女篡改诏书,罪不可赦。”

她挥了挥手,两名侍卫走到杨皇后面前,“皇后娘娘,请上路吧!”

杨皇后大惊失色:“你们要带我到哪里去?”

南风笑笑:“皇后不必惊惶,他们只是送你去金墉城。”

金墉城!杨皇后更加恐惧,“我是先帝的正宫皇后,谁敢动我?”

她虽然大喊大叫,两名侍卫却似根本未曾听见,硬将她拉出寝宫。一路之上,皇后的叫声不绝,宫中嫔妃人人心惊肉跳,只将宫门紧紧地关闭,谁也不敢看一看外面的情况。凄厉的叫声一直在夜空中回荡,整个皇宫之中安静如死。

南风听着那久久不肯散去的声音,心里忽然生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宫廷中的女子,结局大抵相同,不是幽老宫苑,便是死于非命。杨氏一族除去后,这宫里宫外便是贾氏的天下。

外戚干政向来是动乱的根源,哪朝哪代都是君主最痛恨及恐惧的。然而外戚干政却又是历代君主都无法禁绝的事情。

杨氏一门被除去了,接着便有贾氏一门。或者将来某一天,贾氏一门不知会被谁所灭,到时又会是谁取而代之呢?

南风看着她亲手铲除的杨氏,便如看着未来的贾氏。然而她已身居其位,有许多事情,根本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控。

她知将来的某一天,贾氏也必会天怒人怨,到时候,她的下场未必就会比杨皇后好。

许多事情,在未发生之时,人们早便知道它会发生。但人却没有能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或者这便是人们口中的命运吧!

登基大典在隆重之中不失喜庆,新帝登基,宣读的第一份诏书便是将杨氏废为庶人。皇后终于没有成为太后,但她预料得不错,这确是她人生之中的又一个重大的转折,也是最后一个转折。

八天之后,杨氏便因为无粮无水的原因而死于金墉城中。

始做蛹者阳平公主下落不明,在驸马一家全家被斩首后,有人说看见阳平公主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