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这场战争甚至惊动了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他在演说中猛烈抨击杜鲁门的外交政策,并无可奈何地承认:“联合国在朝鲜被共产党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英国对“联合国军”遭到的惨败表示大为不满,将一腔怒气全发泄在麦克阿瑟身上。英国国防大臣辛威尔说:“有一段时间,麦克阿瑟似乎是超出了我们在事件开始时所了解的目标,结果我们走进了驻有庞大中国军队的满洲边境。……他的情报弄错了。我们的处境实在可怕,欺骗自己是没有用的。”一些议员也大骂麦克阿瑟让英国士兵白白损失了生命,称之为“闯进了瓷器店的牛”,并且说:“亚洲人民不会为维护像李承晚与蒋介石那样*的政权而战斗。”

在朝鲜战场,“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溃不成军,拼命夺路南逃。从平壤往南的路上,塞满了一支大规模撤退的军队。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倾泻着军队、卡车、大炮和重装备所形成的洪流,向后移动。

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承认:“联合国军”在11月30日和12月1日有万人阵亡、负伤、失踪或被俘。第2步兵师损失了6;380人,几乎是其兵力的一半。12月4日,柯林斯飞往朝鲜,以弄清朝鲜的确切形势。沃克悲观地报告说:第2师和土耳其旅受到重创,几乎被全歼。南朝鲜部队除第5师外,其他部队将不得不退出战斗,进行休整。沃克承认平壤已无法守住,担心中国人会在第8集团军和第10军之间的缺口中长驱直入。如果第8集团军试图在汉城——仁川地区周围坚守,它很有可能会被包围。接着,柯林斯又飞住兴南会见阿尔蒙德,这里的情况也一片混乱。美军第7师和南朝鲜军第3师同样遭受了损失。陆战第l师正在从长津湖撤退。

美军在朝鲜的局势继续恶化,“军事灾难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们。”美国高层决策者更是乱作一团,艾奇逊、马歇尔、布莱德雷等高级军政官员感到束手无策,不得不连续在五角大楼通宵达旦地开会,商讨如何使美军稳住阵脚。有人提出,美国可否谈判停火,使美军得到休整的机会。但在停火问题上他们又顾虑重重。停火必须要撤出在朝鲜的全部美国部队,更可怕的是,中国是否还要美军撤出台湾海峡?中国是否提出要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中朝联军突破三八线(2)

在朝鲜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中国在外交领域经过激烈斗争也取得了突破。在苏联及其他友好国家支持下,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美国侵略台湾案”,而美国则倒打一耙,颠倒黑白地提出“中国侵略朝鲜案”,按照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在讨论争端的问题时,必须邀请有关的当事国参加讨论。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虽然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此时也不得不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

经*中央和中国政府郑重考虑,派出特派代表伍修权参加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讨论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案的会议。

就这样,在被美、蒋联合*多年后,新中国的代表首次出现在联合国的讲坛上。按照毛泽东的说法,“伍修权大闹天宫去了”。

在代表团即将出国时,麦克阿瑟正在牛皮哄哄地吹嘘:“士兵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但是,当伍修权一行到达纽约时,美国报纸上又登出美军在朝鲜“全线溃退”的新闻,美国和西方震动了,他们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即将到达纽约的中国人。

11月24日,新中国首次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抵达纽约,面容刚毅、拥有多年外交斗争经验的伍修权在机场作了简短的演讲。代表们在机场入口处受到了许多美国进步人士的欢迎,他们远远地就向代表团成员挥手致意,有的还举着小型的标语牌。

在此期间,苏联又向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提出了控诉美国侵略中国的提案,并建议邀请中国代表参加此项提案的讨论。政治委员会同意了苏联代表的建议。

于是,周恩来外长电复赖伊,特派代表伍修权、顾问乔冠华及其助理人员,兼任出席政治委员会参加讨论对美利坚合众国侵略中国控诉案之会议的代表、顾问及助理人员。

11月27日,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政治委员会的会议,参加苏联控诉美国侵略中国一案的讨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前,美国各界得知“中国代表团将出席今天的会议,许多人都千方百计地弄到大会的旁听证,特别是在美国的华侨和华裔人士,其中有著名的教授、学者,此外还有在美的国民党官方人士都设法来到会场旁听,会场十分拥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