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明了美国的建议。

《联合国宪章》第27条规定,联合国作出的任何决议至少需要有7个理事国的同意票,其中必须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也就是说,5个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的决议有一票否决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支持国民党集团继续占据中国在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故中华人民共和国缺席。苏联为抗议美国这一行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法席位,从1950年1月起拒绝出席安理会会议,故也缺席。希克森和格罗斯估计苏联代表雅克夫·马立克来不及返回安理会,因为他向国内请示到批准需要时间,认为这正是美国钻空子的大好时机,如果马立克返回安理会,势必会毫不犹豫地行使否决权阻止安理会采取任何行动。

事不宜迟。凌晨2时30分,希克森用电话向格罗斯口述了提交安理会的议案,并告诉他将由国务院的律师坐飞机携往纽约,送达安理会总部。与此同时,安理会的其它成员国均收到内容相似的电报、通知他们美国要求召开特别会议,督促他们迅速请求本国政府表态。

美国当地时间6月25日下午2时,安理会的紧急会议开始了,苏联代表雅克夫·马立克的位子果然是空的,格罗斯喜上眉梢,松了一口气。

美国的提案企图把侵略的帽子戴在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头上,但法国、埃及、挪威、印度等国不同意这样的提法,他们认为,这是两个朝鲜在打仗,应该把它看作是一场内战,而究竟是哪一国最先挑起战端也尚难判定,应该命令双方而不仅仅是北朝鲜人停火。美国代表则强硬地声称要通过提案,会议吵吵嚷嚷四个小时,最后以九比零票、一票弃权通过的决议中,把“武装侵略”改为“对大韩民国的武装进攻”,“断定”北朝鲜“构成了对和平的威胁”,请求“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尽快地提出关于局势的建议。

对于艾奇逊来说,尽管这个决议不太合他的胃口,但还是为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造出了舆论。他开始同杜鲁门琢磨着下一步如何让联合国为其行动开一张“合法”的依据。

6月27日下午3时许,安理会再次开会,否决了南斯拉夫代表提出的调解朝鲜交战双方和解的提案,根据美国提案,以7票对1票(南斯拉夫投反对票,埃及和印度弃权)又通过一项决议。决议中说:“必须用紧急的军事措施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建议联合国各会员国“向大韩民国供给为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须的援助”。

杜鲁门决计借朝鲜战争大做文章,越来越胆大妄为。6月30日,他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接着,他又于7月7日下达了全国征兵会,决定扩充美国的战斗部队63万人,使美国的陆海空三军总额达到200多万人,准备以更大的力量进行侵朝战争。同一天,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一个非法决议:授权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部使用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这些部队的司令官,并授权该司令部使用联合国的旗帜。杜鲁门见这个决议通过更加大喜过望,遂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给东京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电,任命他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随后,杜鲁门举行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记者紧追不舍地问他美国出兵朝鲜的性质:“总统先生,据您的解释,这是联合国采取的一次警察行动,对吗?”

杜鲁门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无边眼镜说:“是的,完全是这样的。”这样,美国的不得人心的行动落了个“警察行动”的诨名。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的几个非法决议,给美国及其伙伴侵略朝鲜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因此也在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的历史上,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人民军挥师南下(1)

杜鲁门“得意洋洋”地昭告全世界:因为朝鲜爆发内战,美国要出兵侵占台湾!美军大举干涉朝鲜,麦克阿瑟走马上任,吹嘘:“给我两个师,我就能守住朝鲜。”战争爆发三天,南朝鲜军就丢了汉城。麦克阿瑟进行了一场他一贯擅长的“战场秀”。人民军势如破竹,美军在大田遭受迎头痛击,迪安少将成为朝鲜战场上军衔最高的美军俘虏。在釜山周围一万平方公里的环形防御阵地上,被不足7万精疲力尽的人民军攻击包围的“联合国军”竟有近14万人之众!沃克中将下令死守洛东江防线,“我们已无路可退!”再退就要跳进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了!

外交史上最无耻的声明华盛顿又是一个炎热之日。朝鲜战争已经爆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