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2/4页)

原来那一辈的粤剧伶人常常巡回到美国为华侨演出,李小龙正好是在李海泉于旧金山登台时出生。卢冠廷的爸爸亦常常赴美演出。

“我回到香港后,住在三伯娘家里,有一天有人拍门,有人跟我说:‘这个是你的哥哥’。”爸爸如常坚持沉默,不说他哥哥的母亲是谁。“我的三伯娘出殡时,有个女人坐在我旁边,她说她是我的姐姐。”卢冠廷说自己就是这样在一个全是来历不明的孩子的怪家庭成长的。

试想了一下,兄弟姐妹除了来历不明之外,排行也是忽大忽小的,都算奇哉怪也。

了解了这一切以后,荣少亨感觉自己和这个奇怪的男人拉近了距离,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作为男人就应向前看,不应该被身边的琐事还有那些纠缠不清的往事所困扰!另外,你所学也是音乐,总不能因为以前的郁郁不得志,而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吧?”

卢冠廷眼睛中闪现出一丝亮光,说实在话,真的让他放弃音乐估计他也有些放不下,毕竟自己所学的,所喜爱的就是这一行。

“可是有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中文只有小学程度,填不了词,至于寄去的那盒音乐带里面的《但愿人长久》都是由我的女友唐书琛帮忙填的。”卢冠廷老实交代道。

荣少亨没想到卢冠廷的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大才女,如果将其笼络麾下,那岂不是买一送一?!眼睛一亮。笑道:“这样看来你和女友很合得来嘛,男才女貌,哦不,女才男毛的!”

卢冠廷可没听出话音,说:“你错了,我们其实是很合不来的,两人遇到一块儿简直是火星撞地球。我的主见很强,她的主见亦很强,妥协是没可能的,大家都会感到压抑,那我干脆全听她的。”

荣少亨奇道:“为什么你要听她的?”

卢冠廷老脸再红:“我那是好男不跟女斗——不过话说回来,我女朋友的家世可是很显赫的,她的堂姐就是女导演唐书璇。”

唐书璇?就是那个号称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教母”么?!

由于荣少亨对于麦当雄比较了解,所以就了解到了前世他所创作《省港旗兵》的一些事情。

话说当年香港电影界评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佳片” ,在这个榜的前列荣少亨看到了麦当雄的《省港旗兵》,讲述大陆人为了生活和自由越界香港的故事,此题材在今天看已经很是泛滥了,近年还有一部《旺角黑夜》出来,可是在当时题材很是新颖,片子的记实风格又使事件看起来那么真实可怖,当时香港吓唬小孩子的话都是“省港旗兵来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远在《省港旗兵》诞生十年前的1973年,大陆还是一片红色江山的时候。越界题材就已经被一位女人,也就是唐书璇女士搬上了银幕—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再见,中国》。

电影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初次看到以为是外国友人游玩结束回国的时候来这么一句,可是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是一群不堪忍受文革所带来的痛苦和对文革本身的怀疑的年轻人偷渡到香港的故事。影片拍摄期间大陆“文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香港电影界无人敢接触这一炙手的议题,只有唐书璇敢于站出来,拍了首部描绘、批评‘文革“的华语剧情片。但因为题材的敏感,后来该片被港英当局以”可能损害邻近地区友好关系及防碍治安“为名禁映,只在法国某个电影节上放映了一次。

直到1987年才在香港正式公映,而此时的香港影坛《省港旗兵》都已经出了续集了。此类题材已经不太新鲜了。但是唐书璇的名字却名刻在了香港电影史上,熠熠发光。

所以此刻卢冠廷一提及自己女友的堂姐竟然和自己是同行,并且是新浪潮运动的教母时,荣少亨才会大吃一惊。

“你莫要吃惊,荣先生,当我认识她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么多,不过更让你吃惊的还在后面,我的女友唐书琛还是以前云南大军阀唐继尧的孙女儿!她从小就听人说有关她爷爷的各种光荣事迹,令她觉得‘成功’是每个唐家后代的责任,她一定要出人头地!因此……”摊摊手,“在她面前我就是她统领着的小兵,而她就是威风凛凛的女将军!

“不过她真的是才女啊,服装设计,填词作曲。可谓样样精通,而我只是她身边打杂的。”卢冠廷有些自傲又有些自嘲地说道。“还有一点你也许不知道,我这个人有很严重的读书障碍症。我看音乐符号是倒过来的,像镜子一样,那些豆豉似的音符得让女友告诉我,我才知道哪颗是哪个音。我常把B字和D字调转,写字也有问题,有上下的问题。签重要文件要很小心,总之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