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部分 (第1/4页)

穿门过户,入了内院,立即便有人问,“老爷,今晚在哪房里用饭安歇?”

王汉卿淡淡道了一声,“就六夫人房里吧……”

“是。”立即有人小跑着去准备了,估摸着还是先跑去六房知会一声,也好顺便讨个赏什么的。

长安王家,百年大族,嫡庶旁支,子弟数不胜数,用一句枝繁叶茂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经历了这许多年的风雨,王家依旧矗立在长安繁华之地,与李郑等门阀,并称豪族,门生故吏遍布于朝野内外,盘根错节,实是非同小可。

但说起来,自正德一朝,杨感为相开始,长安大族在这位相爷手下,是被压的一个个抬不起头来,有如此治世之臣辅佐。也让正德一朝平静安稳的度过了三十个年头,大秦渐渐兴旺,大族门阀到虽受压制,但实力不减反增,当年武帝罚下种下的恶果,也终于渐渐消去了影响。

不过没有人愿意仰人鼻息的过活,这些大族门阀,包括王家在内,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杨感去了相位的那一天。

在这一天天期盼当中,杨感终于老了。不得新帝喜欢了,也终于老迈到辞官了,也终于死在病榻之上了。

长安城中许多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一块大石头,也都渐渐敢有旁的念头了。

争夺相位,李家胜出,,争夺军权,好像折种两家都未得多少好处。自折木清去后,这两家已多有没落。不提也罢。

王家趁机也将手探进军中试了试,不过结果是惨痛的,一场兵变,让王汉卿的兄长,参知政事,权掌大理寺的王立卿提前隐退,郑家那边,也失了户部,国子监的差事。

一场风波下来。王家非但未得好处,还遭了重重一击,自此,王家失宠之说,盛嚣尘上,事实上也是如此,杨感在时。王家在中书还有一席之地,多少年风雨不动,大理寺也常年握在王家手上。

但这一次之后,王家再未有人能入中书供职。大理寺也换了名姓。

之后的八分田亩制,军政之上一系列的鼎革,王家根本无话语之权不说,在惊恐的发现,家族的根基正在缓缓动摇之中,大片的土地因负担不起被族人售卖,府中用度一减再减,让族中子弟怨声载道。

官员考功更加严厉,许多以往可做手脚的细节之处也被封死,闲散子弟入羽林军供职也艰难了起来,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兵部,甚至于羽林军将领们,也再不愿收大族子弟入内,因为大将军赵石开了坏头儿,选京兆寒家子入羽林军操练,如此,不但俸禄降了不少,而且比那些大族子弟更加吃苦耐劳,更加的听话。

羽林左卫的功勋,让许多事都变了,也激起了不少人的效仿之心,更加让人揪心的是,族中子弟也再不愿到皇家近卫中任职,吃苦受罪不说,还被人排挤,何苦来哉。

而随着国武监的创立,更是绝了许多大族子弟的晋身之路,一些世代将门人家,迫不得已,不得不送家中子弟入学,可以想见的,这些将门的根基已经不存在了,以后军中,将是国武监生员的天下。

这样的措置,连种家,折家这样的军中世家都感到难受,就别说王家了,之后也只能专注于朝堂仕途,再也不用他想什么了。

这还不算,自景帝登基以来,几次科考,家族子弟考中者寥寥,御赐荫官,也再与王家无缘,长此以往,还能得了?

这个时候许多人才发现,杨感为相实在是大家的福气,此时此刻,当今陛下的心思若再不明白,大家伙儿一头撞死也就算了,还争什么争?

王家屡遭重创之下,如今还能勉力支撑,但日子长了,终究是不成的,前些日,有人上书,竟建言改动几百年未曾变过的长子袭爵之制,虽说好像是朝着太子储位去的,但其中字字句句,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

即便是那该死的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这一次也在陛下面前红了脸,道了一句,此乱事之源,断不可为矣的话出来。

王汉卿想着这些事,脚步越发的缓慢了下来,下人们陪着小心,周围一片寂静。

而脑中乱纷纷的王汉卿却已暗叹了一声,如今王家无路可走,只能图来日,先帝啊先帝,我等子弟,自幼便存报国之心,也有为国效死之志,更为社稷之基,今日途穷至此,宁有天理乎?

王汉卿很愤怒,一直都很愤怒,只是这十年间,大秦发生着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让王家上下穷于应付,找不到什么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罢了,而大秦峥嵘初显,一统天下的画卷正慢慢在所有人面前渐渐变得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