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皇太孙也想随着杨耀宗一起去前方,只是迫于身份没办法只能陪在皇帝身边。

杨耀宗与小沙弥并肩走在前方。

杨耀宗道:”请问小师傅法号?“

小沙弥单掌置于胸前仰头看看杨耀宗道:”小僧法号无悔。“

杨耀宗头:无悔小师傅,请问现在山上情况如何?”

无悔道:“山上皆是各个寺庙赶来的高僧与佛教徒,在陪同主持师傅禅坐。”

杨耀宗道:”弘道大师这些天一直都是不吃不喝的在禅坐吗?“

无悔道:”主持师傅每日只是少饮些水用。“

杨耀宗点点头道”小师傅为何法号取名叫无悔呢?“

无悔想想道:”一个称呼而已,施主为何要究其原因呢。“

杨耀宗笑笑点点头心道这个小沙弥还真有些悟性,又童心未泯的继续与无悔聊道:”那小师傅有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呢?“

无悔微微皱皱眉道:“有,但师傅说不必浪费时间去懊悔过去的事情,过去已然是过去,只要吸取教训,去看眼前,看将来。不让自己在同一件事情上,做后悔的事情即可。”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向上山行去。

一行人到达道恩寺,大雄宝殿外的一块空地处早已放置好许多蒲团。除皇上与皇太孙进入大雄宝殿内,杨耀宗与其他大臣均盘腿禅坐于殿外蒲团上。

杨耀宗看着从山上到山下,黑压压一片的虔诚信徒,有些人也不知在此地跪拜祈祷了几天,有的已然跪不住,将要晕厥,被旁别的人搀扶着,依旧坚持跪拜祈祷。

杨耀宗没有宗教信仰,但此时此刻却有些被这些虔诚的信徒感动。他们此时信的不是佛,也不是弘道大师,他们现在信的只是自己的善念,希望自己的善念可以感动上天,祈求上天可以看到弘道大师受的折磨与苦难,让他可以早日脱离苦海,坐化成佛。

杨耀宗向大雄宝殿内看去,殿内两侧皆坐满身披袈裟的僧人,殿中间释迦牟尼佛前仅坐着三人,一人面向殿外与皇上与皇太孙二人对坐,杨耀宗断定此人便是天下闻名的弘道大师,见此时的弘道大师已经瘦的干皮包骨,透过灰黄的皮肤可以清晰的看到身体内的脉络与骨骼。面目瘦似骷髅,额上有深深几道皱纹,长长的一双白眉垂至耳边,下颚的白须自然的垂在颈间。一双因枯瘦而凹陷的双眼却炯炯有神明亮睿智,没有一点浑浊的迹象,单从眼睛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位将要坐化的高僧。

弘道大师正微笑着与皇上缓声的交谈着什么,似发觉到杨耀宗端详自己的目光,他原本有些蜷缩的身躯,慢慢坐直,向杨耀宗看去,对上杨耀宗的视线,目光闪耀而激动。

皇上与皇太孙及大殿中的人,及大殿外可以看到弘道大师的人,也都注意到弘道大师那灼灼的目光,顺着目光,这些人皆向杨耀宗看去。

在如此多人目光的注视下,杨耀宗顿感浑身不自在,不经意的左右扭了扭身子,有些害羞的对弘道大师点点头心道,大师您可别盯着我看了。我可不想被一群男人如狼似虎的看着。

皇上笑着看看杨耀宗又回头对弘道大师说:”此人乃是我这孙儿的老师,姓杨名耀宗。“

弘道大师保持和蔼可亲的微笑点点头,依旧目光灼灼的盯着杨耀宗。

皇上回头对杨耀宗笑着道:”太孙太傅你也进来叙话吧。“

杨耀宗微愣道:”臣遵旨。“

杨耀宗慢慢起身,就听一旁盘膝挺身而坐的户部尚书秦正小声道:”杨小兄慎言。“

杨耀宗偏头看看身边似乎根本没有开口说过话,表情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秦正,微微笑笑轻轻点点头。

杨耀宗进入殿内,走到皇太孙背后止步。

弘道大师缓缓抬起手,示意杨耀宗坐在皇太孙一旁的蒲团上,杨耀宗看看皇上,皇上微笑点点头。

杨耀宗在皇太孙身边盘膝坐定。与皇太孙相视一笑。

弘道大师道声音低沉沙哑却很清晰,直接简而明了的切入与杨耀宗的谈话道:”老衲很好奇,杨大人曾经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耀宗猛然震惊,双眼圆睁看着弘道大师,试探的道:”大师所指的曾经是指?“在弘道大师睿智灼灼的目光下,杨耀宗有种身份被看透的感觉。心跳也骤然加速。

弘道大师似佛祖般了然一切宁静安详的微笑道:”你刚刚到天京城时的心境,可愿与老衲我说说。“

所有人都好奇弘道大师为何会问杨耀宗这个问题。皆都将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