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1月11日,蒋益澧的部队发起了第一轮总攻。

杨昌濬等部进攻北门,太平军出城迎战。黄少春、魏喻义和刘明灯的三路人马,乘机向太平军攻杀,太平军抵挡不住,撤回城内。

刘璈等部攻打杭州城的西北角,太平军出城包抄,被朱明亮部打败。

湘军的这一轮攻击,使太平军困在城内,无法动弹。这时天降雨雪,持续不断,太平军隐伏在城内,不再出击。

李鸿章的部队在1月11日向常州西北侧发起了攻击。刘铭传抽调两千兵力增援奔牛,遭到太平军阻击,无法到达。他与郭松林约定,两部交替拔营前进。李鹤章令董凤高等部随后推进。

李秀成在上一年从苏州脱身之后,一直在为太平天国谋划后路。他到达溧阳之后,发现从溧阳到江西的饶州和景德镇之间几百里的地带上,都很难弄到粮食,于是留在江苏南部防守。他在暗地里劝说李世贤派兵进军江西,让军士们带上够吃二十天的粮食,取道长兴、广德和宁国,到江西去占据粮食丰足的地区,等待他率部过去会合。

李秀成、李世贤和陈坤书从金坛、溧阳、丹阳和常州召集几万兵力,在奔牛集结。李鹤章见太平军增兵,也增调三千兵力与刘铭传会师。

1月23日,曹仁美率部向运河上发射火蛋,焚烧李秀成的轮船。刘铭传和郭松林的部队趁势发起猛攻,大败太平军。各路太平军撤向西北方,进入丹阳。

湘淮军大将程学启的部队,正在加紧对浙江嘉兴的攻击。嘉兴指挥防守的天国荣王廖发受向程学启请降。程学启登高观察城内的部署,认为太平军固守是真,投降有诈,便不予理睬,还加大了攻击的力度。他手下的勇将何安泰在攻击中阵亡。程学启等人率部猛烈攻城,屡次攻破城墙,但太平军屡次修复,湘淮军伤亡惨重。

夹在嘉兴与杭州之间的海宁,处在两个战场之间,这里的太平军守将蔡元隆,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害怕湘军从嘉兴和杭州两头杀来,又担心杭州的太平军将他的部队调去。思来想去,他决定向湘军投降。蒋益澧接到请降书以后,上奏清廷,请派廖安之任海宁知府,前往安抚。

2月1日,廖安之一行到达海宁。

三十五岁的湖南巴陵人蔡元隆以前是太仓守将,玩过一次诈降的计谋,将四百名湘淮军诱入陷阱。廖安之对这次受降,早就存了一个心眼。来到海宁城下,见蔡元隆迟疑不出,廖安之及随从们怀疑他又在耍什么计谋。其实蔡元隆是担心湘军跟他算老账,所以迟疑未决。

1864年,同治三年(2)

廖安之派人进城,对蔡元隆说:“廖大人有令,集合所有头领,一起出城去见廖大人。”

过了一会,蔡元隆率领头领们出了城。廖安之说:“你等都是朝廷的赤子,现在身处大军包围之中,若不投降,死在旦夕。我知道你们不是假投降,才敢来此受降。如果你还想将太仓的故伎重演,就把我的脑袋拿去吧。”

蔡元隆立刻叩头说道:“在下刚才确因太仓那件事而犹豫不决,现在见大人一片至诚,在下誓死跟随大人!”

廖安之跟随他进城,进了州衙。蔡元隆撤消防卫,准备迎接湘军。

杭州的雨雪下了二十天,在2月2日停了下来。湘军早已等得不耐烦。蒋益澧知道,李鸿章的部队正在分四路攻打嘉兴,担心太平军避开湘淮军,全部向西南突围,增援杭州。雨雪刚停,他就下令发起攻击。杨昌濬等部攻破余杭的五座关卡。

第二天,湘军攻击余杭以北十里处的林清堰,这里是汪海洋的根据地。余佩玉等人率部深入,后面的部队急速跟进,无法停止。杨昌濬发现太平军的壁垒是背水修筑,担心天黑后被太平军包抄后路,无处可退,便下令缓慢撤退。

太平军果然埋伏在横港拦截,朱明亮和刘璈等人率部血战,余佩玉中炮身亡,湘军将士伤亡三百多人。

2月4日,湘军进占海宁。左宗棠将蔡元隆改名为蔡元吉,淘汰他的部队,只留下四千名精兵,让蔡元吉率领,随大军效力。又派刘树元和张景渠等人率部驻守海宁。

280

这一年的1月28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木质轮船在安庆成功下水试航。

曾国藩为了显示自己对这次试航充满信心,亲自乘船督看。

在上年11月试航失败之后,徐寿与华衡芳等人没有气馁,很快查明了原因,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蒸汽输送不畅,导致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