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实施报复性打击。此时*的“攻”是虚张声势,真实意图乃是全力巩固“守”势,为日后的“独”——永久固守奠定基础埋下伏笔。

为配合这一攻势防御战略,台湾陆军将作战部队的“师”重新编组为“装步旅”、“空骑旅”、“摩步旅”、“装甲旅”及“特战旅”等五种“联合兵种旅”,以达到“缩短机动空间、后勤支援密切”的建军构想。据台“国防部”称,陆军如此编成,是“考量*犯台的可能模式”,及台澎地区城镇密布,地形不适合大型部队运动,因此乃以20万数额重新规划调整为小型、机动、多功能的“联合旅”。

编制更新的同时,台陆军大幅更新武器装备,购买直升机、装甲车、导弹、火炮、火箭、野战防空武器,反装甲武器,电子战武器等装备。与此同时,台海、空军也已进行相应调整,空军更被视为是“最前哨的防御武力”,“在‘经国号’,F…16、幻影…2000…5型战机陆续装备后,已使国军空优武力逐步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到20世纪末,台军的编制和装备全部焕然一新。而历经老蒋后期、蒋经国和*执政时期,台军的军事战略也于此时真正成型,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整体抗击,以拖待援。”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以制空制海联合作战为核心,以攻势战术,迟滞对方进攻,力争形成胶着的战场状态,以待外援介入联合破敌,达成防御目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5)

二、台军现行战略的“六大思想”:“联合”作战,全军破敌;层层设防,扩展战场;本岛守卫,“狼群战术”;首先海空拦截,其次陆上决战;以攻辅守,主体“反制”及反非正规登陆

台军现行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六大思想”:

(一)“联合”作战,全军破敌思想

联合的含义有二:台湾军方认为,现代条件下,台陆、海、空三军中的任何一个军兵种,都不能完成未来作战任务,特别是可能面临的抗登陆和反封锁作战。必须三军联合行动,形成三位一体的主体防御体系。只有实施统一指挥,才能发挥“综合战力”,发挥各自优长,达成“全军破敌”的宗旨。这是指军队三军之间的“联合”,是狭义上的“联合”。在台湾高层的指导思想里,“联合”还有广义上的含义——即党政军民的“联合”。这一点是台方从大陆那里“窃取”的“人民战争”的专利,台军方认为,以台现有兵力,难以抗击优势兵力的进攻和持久作战,必须以军队和国民相结合,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党政军民“联合”上阵,方可弥补兵力之不足。

(二)层层设防,扩展战场思想

台军方认为,台湾岛纵深短,回旋余地甚小,若将主战场置于本岛近岸,难以抵抗对方攻势,一旦有失,将不可收拾,所以应将防御前沿设置于金门、马祖等“外岛”,与台湾本岛互成犄角可大大增强整体防御的弹性。据此,台军方已将金门、马祖、澎湖等划为第一道防线,部署有远程火炮和防空导弹等;第二道防线是位于台湾海峡的海军,目前配备有40多艘大型水面舰艇、4艘潜艇、数十架反潜直升机等;第三道防线是空中预警与拦截两大系统,包括4架预警飞机、400多架战机、2000多枚地对空导弹、高射炮防空系统;第四道防线位于台湾岛西部滩岸,目前部署有1500多辆坦克、1400多门大炮及多管火箭炮、60多架武装直升机;第五道防线是以东部高山为依托的“后方储备基地”,包括囤积兵器和军事物资的军事基地,如飞机洞库、水下潜艇基地、备用港口、大型山洞军用仓库等。

战事一起,一线守备部队在二线和三线空、海兵力的配合下,抗击对方空、海封锁,伺机打击,牵制对方向台岛攻击前进的各种舰(船)队。迟滞和阻挠对方对台岛的主要战略进攻行动,为四线、五线的兵力展开赢得时间。据最新资料,台湾目前正在大力加强金、马、澎湖诸岛的防空和制海力量部署,希望加固、加高这第一道门槛,以期能绊住对方迈向台岛的步伐。同时,对第五线——即最后一道防线的战场准备也在加紧建设,以有利于将来的最后决战。

(三)本岛守卫的“狼群战术”思想

这是台湾陆军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随着台陆军装备的更新,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台湾全岛经济的进步,使得交通条件极大改善,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今非昔比。因此,台军方将其陆上防御作战原则由原来“分区守备、独立固守”的老虎看山式调整为“分区守备,机动支援和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