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应也没有,怎么这会却是脸色极其难看呢。

他的疑惑天启没有给他解答,而是阴沉着脸望着御案上那份奏疏发呆,奏疏是锦衣卫山海卫百户白仲山发来的。

天启不吱声,魏忠贤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一心想可不能再耽搁下去,孙老儿的兵可是说杀到就杀到了,谁知道他这会到哪里了。皇上要是不立即下旨让孙老儿回头,只怕大祸便要临头了!

念及于此,不禁再次嚎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便抓了起来:

“皇上啊,孙阁部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便是要来杀老奴的;杀老奴的!想老奴侍奉皇上从无二心,忠心耿耿,哪里是什么小人奸逆!孙阁部必是听东林党挑唆,上了那帮奸党的当,这才要来杀老奴的!皇上啊,这回你无论如何可得给老奴做主啊,要不然老奴可真是不知怎么活了噢,呜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四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七)

“够了,你给朕住嘴,就知道哭!早知现在,你当初做什么去了?为什么外朝老是要让朕杀你呢?前番杨涟他们便是,这回老师也要说杀你,你说,你是不是有该杀之罪!你背着朕做的那些事,你道朕当真都不知道吗?照朕说,你魏大裆该杀,死上一百次都不为过!你还好意思跟朕哭,为自己喊冤!朕都为你燥得慌!”

不知道是董卓旧事还是魏忠贤的嚎哭让天启感到烦燥,怒火瞬间就爆发了出来,指着魏忠贤就是一通好骂,直吓得魏忠贤如丧妣,生生的止住了哭声,愣愣的望着从没有这般痛骂过自己的皇上,以至于连嘴唇上的鼻涕流进了嘴里都没有感觉到。

“皇上,老奴我…老奴我…”

魏忠贤真的哭了,眼眶通红,泪水抑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泪水是真诚的,虽然他没有大声哭出来,但是那哽咽的样子却是那么的真实。这一刻,他想到的不再是孙承宗的兵马,而是委屈,心酸,望着天启的怒容,他的心揪得好痛,好像一个被儿女误解的父亲般,那么的无助,那么的神伤,那么的痛苦。

魏忠贤不敢哭出来的样子让天启心软了一下,想起他平日的种种好处,再想到那即将引兵前来的老师,微微叹了口气,闭目盘思良久,再次睁开眼时,魏忠贤便听到一连串的上谕:

“传谕,叫顾秉谦拟旨,命孙承宗速回山海关,不可擅离防地。”

“传谕,命兵部堂官即刻进宫。”

“传谕,命京营加强城防戒备,五城兵马司宵禁。”

“传谕,命英国公张国惟、五军都督赵诚虞进宫。”

。。。。。。。。。。。。。。

顾秉谦接旨后心中暗喜,知道魏忠贤这一次又过关了,连带着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也被拔除了。

心喜之下他赶忙拟写了一道御旨,先是用责备的语气,申斥孙承宗擅离汛地,非祖宗法度所容。接着言之凿凿说,如果孙阁部真有秘计,不妨上疏,皇上必不会从中牵制阻挠。

顾的拟旨送进宫中已是黑夜,乾清宫中,兵部尚书赵彦、左侍郎李邦华、右侍郎霍维华、英国公张国惟等人俱在殿中守候。

天启接过顾的拟旨扫了一眼后,便命李永贞打开禁门,速派侍卫快马出城去找孙承宗,务必阻其入京。

许是放心不下,第一拨侍卫出宫后,天启又接连颁旨再命两拨侍卫连夜出城。

“京师城防由英国公张国惟并五军都督赵诚虞负责,兵部务必要配合好。未有朕的旨意,兵部不得擅做主张。”

留下最后一道旨意后,天启起身不发一言返回后宫,留下赵彦他们面面相觑。魏忠贤则是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

未有孙承宗的确切消息传来,今夜注定无眠了。

从乾清宫出来后,魏忠贤便回到司礼监准备等消息。回来时,发现王体乾、梁栋、刘若愚他们都在,便和他们点了点头以示招呼。刚坐下想喝口茶镇镇惊,梁栋却神秘兮兮的凑了上来,手上捧了奉密奏,欲言又止的样子。

“谁的?”魏忠贤不识字,拿这奏疏也看不懂,便随口问了声。

梁栋低声道:“是袁大海送来的。”

“大海送来的?”

一听是女婿的密报,魏忠贤立即来了精神,忙问梁栋:“上面说什么?”

梁栋却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王体乾和李永贞一眼,见二人再次朝自己点头,这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