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2/4页)

不如这样,我请公子去酒楼小坐片刻,再叙说其他。”

简旭心想,这几日在湖西村,没得好吃,一点油水都没有,索性先宰这个婆娘一顿,反正她老公她弟弟都是有钱的主儿。心里这样想,面上却故作推辞,无奈田氏坚持,简旭就半推半就了。

到了酒楼,又是去了楼上的包间,田氏让简旭点菜,简旭可就不客气了,鸡鸭鱼肉的点了一桌子,然后装模作样的说自己请,明知道田氏不会让他付账。

菜多,又都是难烹调的,就在那里等着。

田氏把丫鬟屏退,然后与简旭眉来眼去,当然,这眉来眼去都是她自己在那里忙活,简旭既已得手,就开始正襟危坐,与一个有夫之妇以这样的心思坐在一起,简旭浑身不自在。不能与她在一起时间太久,不然,使一个无辜的人陷的太深,这本来是自己做好事,就打了折扣,要快刀斩乱麻。

“田家姐姐,”在过去,叫姐姐是尊称,即使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为了显示尊敬,都呼为姐姐,女人不会以为你说她老相,简旭道:“姐姐家里都有何人?”

田氏略一迟疑,说道:“奴家嫁给本县县爷为妇,娘家父母早亡,只有一弟。”

简旭就想听她说田少,于是赶紧接道:“弟弟可好,做何行业?”

田氏道:“弟弟很有手段,日子过的很好,田产颇多,这不,又惦记湖西”说到这里,她停下了,她虽然有些神经质,但并不傻,知道某些话是说不得的。

但就这未说完的半句话,经过简旭的推敲演绎,抽丝剥茧,脑袋里有一个概念,难道,那田少要谋划湖西村的土地?

第三十一章湖怪吃人

第三十一章湖怪吃人

正如简旭所料,田少确实惦记湖西村的土地。(

湖西村,土地肥沃,谁人都知,田少乃碧水镇之人,相距甚近,当然晓得,这几年他费尽心力的弄到手一些,但远远不能满足他贪得无厌的心。谁都知道土地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粮食,是温饱,是银子,是财富,对于田少这样一个不为功名,只图富贵的人来说,多弄土地,多赚银子,才能跻身名流。所以湖西村的土地,他像好色之徒惦记美女一样,寝食难安。

事有凑巧,田少通过姐姐,认识了周先生,知道他是湖西村的人,两下里一来二往,就把话说开了,田少要周先生帮忙搞到湖西村的土地,他帮周先生与姐姐提供幽会的场所。

而周先生,以半百之年,冒险傍到知县夫人田氏,虽然是财色兼收,但是知道好事不会太久,一怕纸包不住火,弄个身败名裂,二怕田氏早晚会腻烦,毕竟年轻的才俊碧水镇不乏其人。

周先生所想的是,要个长久的富贵。自己苦读诗书,到头来只混了个学堂的先生,仅能温饱,其他奢侈之事一概没有。看田少家大业大,又是知县的小舅子,若能攀上这个高枝,才是永久的富贵,于是想把女儿许给田少。

话提出来,田少同意,他也见了周先生的女儿周文君,看她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眉清目秀,也还中意。弄个满腹诗书的先生作丈人,也给他这个不学无术的人撑了面子。就这样,周先生一面和田氏私下里要好,一面琢磨把女儿嫁给田氏的弟弟田少,就是这些个贪图名利的人,做出了这样不伦的事来。

可是周文君是定亲的人,若悔婚,周先生还怕担个坏名声,于是想起了唐琳,他先前在自己这里打工的时候,和女儿眉来眼去的,周先生知道唐琳狗屁能事没有,怕女儿动了真心,就把他辞退了,为了能让亲家主动退亲,周先生就故意自己散步谣言,说女儿和唐琳如何如何要好。

谁知亲家是厚道人,没有被这样的“流言蜚语”吓住,还过来催婚,周先生情急之下,就和田少商议,诋毁自己的形象既然不好用,就反过来,把亲家的形象搞臭,给自己悔婚提供条件,于是两个人密谋,把湖西村的很多牲畜都偷出卖掉,周先生的亲家被设计陷害,也买了一头牛,然后再想办法让湖西村的人知道,说周先生的亲家是贼,告到官府,这样,周先生就可以大义凛然的、义正言辞的去退亲。这个计策田少同意,在乡间牲畜可是值钱的东西,几天下来,他又揣进不少银子。

然而此事还没等去衙门告发亲家,就来了简旭,并且此时周先生自己也丢了东西,他憋气上火,一时没心情顾及诬蔑亲家的事。

原来湖西村丢失牲畜的事情被唐琳知道,他游手好闲惯了,教书也赚不了几个银子,便趁着湖西村乱的时候,一边下手,不过都是鸡鸭鹅狗之类的东西,后来觉得这点小钱不经花,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