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随着剧情的展开,放映厅中开始有隐约的讨论声,不过欧美人在这一点上做得素质很高,讨论声都很小,不会打扰到其他人观影。

陈旭本也想与身边的姜成与讨论一下这部电影与《长生不老》的差别,不过见到姜成皱的越来越高耸的眉头,还有看得极为入神的神情,他便闭上了嘴巴,自己的认真观影起来。

有一部好电影观摩,一个半小时过得很快,电影随着女教授走向约翰停下的车子而结束,没说两人最后怎么了,留下了一个开放xìng式的结局。

陈旭感到有些赞叹,身边这个少年是个真正的天才。同样的主题思想,但在风格上却完全不同,一部明显东方风味的,一部明显西方风格的,但剧情却是都那么jīng彩,那么引人入胜。

影片中处处给人惊喜,其中的演员并非大牌,但举手投足之间却都张力十足,约翰穿越万年的神sè自若,伊迪丝信仰颠覆时的恐惧失措,威尔面对永恒者时的心理失衡,全部jīng彩绝伦。从根本上说,这只是把一个活了14000年的传奇人物放在了现代社会中的小把戏,但影片的聪明之处是把这个构思从人文角度而非从科学角度来展开。

事实上,这部影片的科幻内核可能比影片本身更有魅力。片中老威尔的话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不朽的身躯,曾见证了多少我们无缘得见的历史奇迹,他曾结识了佛祖、梵-高,甚至自己就是耶稣的历史原型;而在遥远的未来,他还将亲身经历无数我们无法看到的科学奇迹。威尔说的对,几乎没有人会不嫉妒这种不朽之人。早在秦始皇之时,人类便追求永生,永生之梦一直扎根在人类意识的最底层,被长期埋没,却永不泯灭。

像《长生不老》一样,通过一个不朽之人和若干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在壁炉前的对话,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永生之梦。而最吸引人的都是其中那些平淡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语言对白,说明真正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不是绚丽奢华的电脑特效,而是能够洞穿人xìng的思想锋芒。

同《长生不老》一样,这部电影很受观众们喜爱,这从散场时不绝于耳的讨论与赞叹声就感受到了。能写出这样两部风格迥异的剧本,可见这个少年有多么惊才绝艳了。

陈旭自小也是被人常称为“天才”长大的,但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才,他是自叹不如。

这边陈旭在不住感叹,那边约翰-韦伯的心中却有些七上八下的。这部电影他早就看过,而且已经不止一遍了,对于其质量他也是很有自信的,但此时他的心中却很是忐忑,只因身边那个年轻BOSS从电影开始这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似是有些不满意啊。

姜成要是不满意他们的工作的话,以后万一把他们裁掉就完了,约翰-韦伯已经好久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位大方又懂得放权的领导了,而且现在身居高位,他是很不想有任何改变的。只是公司从根本上还是姜成的,他要真想做什么,其他人根本无法反对,所以约翰-韦伯此时真的是很担心。

走出电影院,回到车上,见姜成还沉浸在思考当中,约翰-韦伯忍不住问道:“City,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你还满意吗?”

姜成这才惊醒,回道:“嗯?哦,我很满意,这部电影非常好,好的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林奇拍的很好,你们的工作也都做得很出sè。”

姜成不吝赞美的话将约翰-韦伯心中的忧虑打消了大半,但他还是有些疑惑:“那你为何一直皱着眉头?我还以为你不喜欢这部电影呢!”

“怎么会?”姜成失笑道。

“是啊,你从一开始就皱着眉头,好像很不满似地。”陈旭也插口道。

“你们误会了。”姜成苦笑着解释道,“我不是对这部电影不满意,我皱着眉头是因为我在思考为什么Miracle会忽然对《宿醉》缺乏了执导热情,现在看过这部电影,我想我明白了。”

“原因是什么?”陈旭、约翰-韦伯同时问道,两人都急切知道答案。

“影片题材与导演本身执导思想的不同!”姜成严肃说道,“每个导演对待自己的影片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所要表达出来的就是这些东西,也就是导演的执导思想,体现了导演的不同风格。所以一般来说,导演适合执导的影片题材通常是固定的,就像有的人只喜欢拍喜剧,有的人只喜欢拍恐怖片一样。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我发现Miracle是个很有哲理思想的人,他把我的剧本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即使是其中略带幽默的情节他也能表现出足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