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其宿敌,太子一旦登基,是何后果,想必诸位都清楚。 至于隆大人说阻止所有的阿哥入城,八阿哥、十四阿哥倒是能阻止,却根本无法阻止太子入城既是如此,何不爽快的恭迎太子入城 隆科多这下可是真急了,别是把他当炮灰了吧?他连忙说道:“若是迎太子入城,步军统领衙门这二万兵丁如何安置?总不能拱手送给太子吧,那太子岂不是如虎添翼?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又从何谈起?” “自然不会拱手送与太子。”李光地沉声道:“你率领这些兵马带着在座的诸位,驻防丰台大营。 一听这话,众人都是一楞,合着他们也要感受一番被挟持软禁的滋味?隆科多却是狂喜二万人马在手,何愁不受十四爷器重? 九阿哥胤却是一脸苦涩,这老东西狠啊一环扣一环,今日可算是见了真章,转手就给老十四拉了二万兵马,而且光面堂皇,想反对都找不出理由。可惜了,当年八哥费尽心神也没未能把这个老货拉进八党来。 眼见众人默然不语,隆科多生怕夜长梦多,连忙刻意说道:“末将职责是防护京师,这一主动撤离,岂不是擅离职守日后,若是有人追究,末将如何自辩?” 隆科多问的如此多余,张鹏翮岂有不明之理,立即就一锤敲定,道:“此乃朝廷决议你不过是尊命而行,何人敢于追究你?”说着,便望向一直未做声的五阿哥胤祺,道:“五爷,您对此决议可有异议?” 五阿哥胤祺虽然敦厚、谨慎,心思却甚是通透,自李光地一来,这情形顿时大变,他也算看出来了,这九门提督隆科多只怕也是老十四的人,不由暗自感慨,老十四厉害,虽然十四党人不多,却都是厉害角色,一逢大变,都显露了出来,难怪老十四带着三千海军就敢进京来抢皇位。【叶*子】【悠*悠】 听闻张鹏翮此问,他岂肯做恶人,怎得也要给自己留下余地不是,稍一沉吟,他便道:“本王并无异议,只是在座诸位的家眷,以及被太子挟持的群臣、宗亲的子嗣,最好都能带一个出去,万一生变,亦能保存一点血脉,这件事必须妥善安排。” “五爷宅心仁厚,虑事深远,实乃宗室之福。”张鹏翮躬身道:“此事,下官亲自督促操办。” 眼见已成定局,胤也颇为干脆的“我亦无异议,不知皇城后宫,李中堂如何安置?” “暂迁畅春园。”李光地毫不迟疑的道:“大清以孝治天下,谅太子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公然对皇上妃嫔无礼。” 八阿哥胤、裕亲王保泰率着五千大军一路急驰,离京二十里,便接到探报,京师内外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接到探报,几人心里不由暗自嘀咕,老九搞的什么名堂?昨日还谴人说保证误不了事,今日却又为何是这般情形,难道京城也发生了大变?几人稍做商议,便在距城五里处,扎下营盘,谴人打探具体情况。 方扎下营盘,九阿哥胤就带着几个护卫快马赶来,一见面,胤便道:“八哥,京师,天津皆有异动。” 虽然心急,八阿哥胤仍是含笑道:“去中军大帐细说,太子的兵马距我们最少还有半日路程,应该明日上午才能赶到,不须着急。 一行人进入中军大帐,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寒暄,落座之后,胤便原原本本的将朝阳门商议的事情说了一遍。 待胤说完,大帐中一片寂静,这两日,胤想的最多的是进了城如何收买人心,拉拢兵马控制京城,以防太子进京登基,万未料及,李光地却是立足于如何解救被太子挟持的群臣宗亲,这一来,已是高下立判。 胤不由暗道一声惭愧,一直以来,他皆是极力笼络群臣宗亲,走的便是邀买人心的路子,事到临头,却是乱了方寸,反倒让李光地拔了头筹。 而老十四安然无恙,率三千海军进京的举动,也让他颇为意外,老十四此举,是否意味着康熙已经驾崩?还是康熙只是病重?让老十四带兵入京阻止太子?稍一寻思,又不可能,康熙若是病重,不会让老十四只带海军,应该让老十四召集滞留在天津各营才合情理,看来,康熙极有可能是驾崩了。 默然良久,马齐才开口道:“八爷,事以至此,进京已毫无意义,不若先驻扎丰台大营,召集人马,安心等待十四爷,届时,再视具体形势而定。” “也唯有如此了。”胤点了点头,沉声道:“在解救群臣宗亲方面,我们已经输了先手,大家稍事休息,好好策划一下,看如何才能从太子手中安全的解救出群臣宗亲,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最大的优势便在于百官的拥戴,岂不可因为此事而丧失了人心。” “八爷说的是。”马齐欠身说道:“这是老臣的疏忽,思虑不周一.。” 胤含笑拜摆了摆手,道:“马中堂何必自责?自天津夜变以来,您日夜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