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2/4页)

想到这里,他有些不敢往下想,老十四毫不犹豫的下令搜寻信鸽,看来是早就怀疑老四了。 老十四与老四可是一母同胞,老四能做出这种事?康熙不由暗暗琢磨,若真是老四所为,他在得知当时的情况后,会做何反应?仅是散播一个谣言完事?不可能,他散播的谣言,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既能阻止太子登基,又能分化老八与老十四联手,意图自然是让局势复杂化,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既然是拖延时间,老四极有可能会赶回京,只需调查老四那几日的行踪,便可判断是否是老四所为,此事要彻查! 想到这里,康熙再没有问下去的心思了,话题一转,沉声问道:“近两日,海外分封一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老十四也曾向朕提及,你们是何看法?”说完之后,他才注意到众人跪的时间不短了,又吩咐道:“李德全,给诸位大人赐座,奉茶。”纟

………【第340章 唇枪舌箭】………

跪奏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一众大臣除了保泰、隆科多正值-,余者皆已年迈,即便在腿上绑了软垫,时间一长,亦是承受不住,平日里回事,康熙多是赐座,今日康熙心情不好,他们可就吃足了苦头。。81zw。 终于听到康熙赐座赏茶,众人心里不由都暗松了口气,否则这海外分封,他们根本就不敢多言,跪不起!谢恩之后,一众人纷纷起身落座,心里却在琢磨康熙对海外分封是何态度?十四爷既然已经向康熙提及,两人说到了什么程度? 裕亲王保泰瞥了众人一眼,这帮子上书房大臣个个都是心机深沉之辈,而隆科多、马高鸣是武将,鄂伦岱又是新近获罪,此事还只有他适合带头回话,况且海外分封,他亦是极力赞成,即便是有一府之地为封地,他亦不愿意窝在这京城,一方诸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岂是这空筒子王爷能比的? 略微思忖,保泰便小心的说道:“回皇上,海外分封,封地远在海外,不影响朝廷的集权与统一,不妨碍朝廷的政令通行,亦不耗费国家物力财力,反之,不仅可以为国屏藩,还可为国开疆拓土,增添贡赋。 即便不分封,海外之地,朝廷亦鞭长莫及,与其任由荒芜,不如分封,皇上亦可多一种赏赐方式。(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 奴才窃以为,海外分封,堪称一举数得,有益而无害。” 一见保泰抛砖引玉,所有人都未急于表态,想看看康熙是何态度,无奈康熙却是不置一词,就连表情亦无丝毫变化。 众人都不由谨慎起来,海外分封是历朝历代未有之创举,无史可鉴,其影响之巨,完全可以预见好处亦是明摆着的,却是偏偏牵扯到争储,在摸不清康熙的意思之前,他们可不敢乱发言。 海外分封是胤祯提出来的张鹏翮身为十四党得力干将,自然是要极力促成,康熙今日集齐所有上书房大臣议论此事,便是预先将此事的调子定下来,偏偏又不清楚康熙对此事是持何态度?他心里不由有些焦虑,心里暗自责怪十四爷之前也不通通气,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一亮,十四爷既然不与他们通气,那就是说此事十四爷有极大的把握,也就是说,康熙是赞成的居多! 既是如此,倒不用再鼓吹,反到要挑挑刺,引起辩驳从正反两面论证海外分封的可行性,以起到拾遗补缺之效。。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想明白这其中关节,张鹏翮一阵轻松略微思忖,便沉吟着道:“凡事有利必有弊,海外分封既于国有利,亦有其弊端,分封之害无须赘言,即便是海外分封,时日一长,亦难免有封国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其次,既要实行海外分封,势必要大肆在海外征战以开拓领地难免有穷兵黩武之嫌。其三,开拓海外封地,必然需要大量人力,如今四川、台湾两地仍是地广人稀,似乎有舍本逐末之嫌。” 一听张鹏翮如此毫不留情的痛批海外分封,而且句句都说到点子上殿内所有人都为之一怔,十四党窝里反了?李光地微一沉吟,便明白了张鹏翮的用意,不过,他素来谨慎,虽然心里暗暗赞叹,却是不肯多言。 几位上书房大臣,哪个不是人精,略一咂摸,就都明白过来,心里不由都是一松,既然清楚了康熙的态度,这事就好办多了。 王可说是太子的死忠,在太子兵变一事上,他建议太子关闭九门释放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却是阴差阳错立了一功,对于太子在安定门外率七千之众投降,他起初是百思不得其解,待海外分封的消息传出之后,他才隐隐猜到,可能是十四爷或者是康熙应允,诓骗太子流放海外。 若是海外分封能够顺利推行,太子流放海外的机会就能多一分,既然康熙是倾向于海外分封,王也就不再有所顾忌,当下就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