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2/4页)

小心谨慎一些,对他对老十四来说都是好事,他如今实在是不想节外生枝。

胤祯仍是每日如常前来请安,禀报,如今朝中无大事,他处理政务也是日趋熟练,不过,见康熙的偏瘫仍是没多大进展,他心里不由暗暗有些着急,虽然康熙没有多少语言障碍,落下半身不遂的可能不大,但时间一长,天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内心里,胤祯最怕康熙落下残疾,瘫痪的康熙性情必然会变的乖戾、暴躁、猜疑,那不仅对他是个灾难,对整个大清而言,都是一场灾难,这实在是他最怕见到的局面,他实在不愿意去逼迫康熙退位,倒不是珍惜名声,而是风险太大,万不得已,他不愿意行此险招。

进入青溪屋后院,给康熙请安见礼之后,胤祯在下首坐定后,便开口说道:“皇阿玛,儿臣最近打听到,常浸温泉对皇阿玛的康复有极大的益处,小汤山温泉堪称天下温泉之首,距离京城又极近,儿臣恳请皇阿玛前往尝试一下。”

“这季节温泉?”康熙不由一楞,讶然问道。

“回皇阿玛,在温水中浸,可以舒筋活络,而且在水中活动也很有益。”胤祯欠身说道。

康熙登时沉吟不语,小汤山温泉就在顺天府昌平州,距京不过五十里,他每次前往清东陵祭拜顺治帝的孝陵,都会驻留小汤山行宫,只是老十四这提议究竟是出于对他病情的关心,还是另有目的?先的问问太医,看看是否有益。

想到这里,康熙点了点头,道:“回头朕让太医斟酌一下。”说着,话头一转,问道:“东征倭子国,应该快了?”

………【第490章 以礼立国】………

听闻康熙问起东征日本一事,胤祯点了点头道:“十三哥胤祥已于前日率领南洋舰队大小战舰十四余艘,海军一万三千余人自上海启程东征”略微顿了一下,他才接着道:“十三哥同时还让琉球郡国一同出兵。”

琉球一同出兵?琉球那丁点地方,能有多少兵?康熙不由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胤祯。

胤祯忙说道:“十三哥用的是飞鸽传书,说的很简洁,儿臣猜想,应该是琉球熟悉江户的情况。”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也唯有这个原因了,略一沉吟,他才问道:“飞鸽传书是你新建的?”

胤祯倒是不介意给老四上点眼药,当下就实打实的说道:“儿臣是捡的四哥的便宜。海军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发展信鸽,南洋、澳洲也需要大力发展信鸽,儿臣下一步准备发展西北。”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而后道:“信鸽毕竟不稳定,只能做为辅助手段,切不可舍本逐末。”

这倒是实话,这年头,老鹰、鹞子多,信鸽极易丢失,特别是西北,一旦建立信鸽体系,重大事情,必须要多放几只,他忙躬身道:“儿臣一定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点了点头,默然半晌,见胤祯并不言声,知道朝中无事,微微沉吟,他才加重语气问道:“朝中无事?”

听的康熙语气隐隐有诘问的意味,胤祯不由微微一怔,快速的脑中回想了一遍,最近确实没什么事情,也无疏漏之处,虽是不解,他仍是谨慎的道:“儿臣初次监国,若有疏漏之处,还请皇阿玛点拨。

“尸位素餐。”康熙咕哝了一句,才道:“几位上书房大臣都是做什么的?如此大事竟然无人提醒?”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朕这段时间精力不济,疏忽了祭祀,他们也不提醒于你。”

原来是祭祀,还以为疏漏了什么大事,胤祯绷紧的神经不由松懈下来,康熙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没引起重视,不由语重心长的说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乃国之根本,礼崩则乐坏,岂容轻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身为储君,你岂能重戎而轻祀?”

胤祯感觉后背开始冒汗,对于祭祀,他是真没放在心上,从来就未意识到祭祀对一个国家竟然如此重要,当即诚恳的道:“皇阿玛训诫的是,儿臣知错,必定潜心研读礼学。”

康熙微微颌首,沉吟半晌才道:“传旨,遣一等侍卫觉罗外山,祭长白山、医无闾山等处。内阁侍读学士殷扎纳,祭辽太祖陵。副都统马云霄,祭南海。副都统王臣,祭颛顼高阳氏等陵。

内阁学士蔡升元,祭黄帝轩辕氏等陵。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祭西岳华山、及江渎等处。内阁侍读学士拉都浑,祭南镇会稽山。”

胤祯听的暗自心惊,祭陵也就算了,山岳都要祭祀?略微停顿,康熙又继续说道:“詹事周起渭,祭禹陵、及明太祖陵。侍郎孙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