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2/4页)

是礼敬三分;

听的呼声;郑世昌急忙驻足转身。便见一小吏一溜小跑而来;恭身一揖之后;便道:“郑大人;宫中有太监前来传旨;请郑大人速去接旨;传旨太监在十五爷的签押房。”

郑世昌虽然年纪大;但身体一直很硬朗;闻听有旨意。忙快步折回签押房;进屋之后;便见原恂王府的小太监高进喜含笑望着他。两人打过几次交道;郑世昌也深知太监得罪不得;向来对他们出手大方;有银子开路;这关系自然是大为不同;见是熟人前来传旨;他知道定不会是坏事;不由微微松懈下来。

高进喜也不寒暄;见他进来跪下;便道:“奉皇上口谕。宣郑世昌即刻觐见。”

“微臣尊旨。”郑世昌叩首起身后;看了一眼高进喜身后的两个小太监;不动声色的递了一张银票;微笑着道:“高公公辛苦;改日再请几位喝茶。”着又压低声音问道:“皇上急着召见所为何事?”

宫中太监皆是玲珑之辈;出来传旨自然是要打听一番。否则怎好收钱?至于什么话的;什么话不的;那更是一清二楚;高进喜一边熟捻的用袖子遮住银票;一边含笑道:“好事儿。”

听是好事;郑世昌大为放心;略一沉吟;便道:“几位公公稍待片刻;有一物事;正好上呈皇上;下官去去便来。”

高进喜才收银票;心里正美滋滋的;当下便道:“既是上呈皇上的物事;那我等便在此候候郑大人。”

郑世昌去取的是新版银票;原本是为贞武改元准备的;却因为出了点瑕疵;一拖再拖;此番觐见;他正好一并带上。

乾清宫东暖阁内;贞武却正为谴人各地去祭祀而头痛;康熙这是第二次提醒他祭祀了;他不得不倍加重视;不过;在翻看了有关典籍《礼略》之后;他登时就一阵无语;《礼略》竟有十二卷之多;难怪号称礼仪之邦。

总的来;礼分五类;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朝廷主持的吉礼则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军礼等。

而顺治、康熙一贯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以治国平天下的心传家法;一再强调‘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又加了祭祀山陵;归入吉礼之中;并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合称“五礼”。

看了半晌;贞武才轻叹一声放下《礼略》;仅是祭祀之礼;就够他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好在除了祭天之外;其它的祭祀都可找人代劳;否则可就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了;光是祭祀就能累个半死;不过;对于要祭祀的山川、陵寝;他可不象康熙那样能够倒背如流;只得提笔一一记下来;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些东西是不好叫大臣起草的;必须的亲力亲为。

忙了半晌;刚刚搁笔;包福全便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郑世昌来了。”

“宣。”贞武随口吩咐道;而后起身稍稍活动了下;待郑世昌进殿;他便踱回到炕上盘腿坐下;待郑世昌恭请圣安之后;他便道:“免礼;赐座、赏茶。”

一俟郑世昌落座;他便道:“北方数省春旱严重;朕已做主让‘四大恒’输捐了一百万两银子赈济灾民。”

听的这话;郑世昌马上反应过来;今日召见;为的是赈灾低息放贷一事;‘四大恒’输捐一百万两银子乃是小事;贞武本身就是‘四大恒’最大的股东;而且‘四大恒’这几年扣下的利润也有数百万两之多;捐一百万根本就是小事一桩;仅为此事。贞武用不着召见他刻意解。

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抬起身;他又道:“还请皇上明示;这笔银子是从往年的利润扣;还是从今年的利润中扣除?”

“就从今年的利润中扣。以防有人借机中伤。”贞武毫不迟疑的道;微微一顿;他又接着道:“‘四大恒’是皇室背景;这点是人尽皆知;此次赈济须得起到表率作用;低息放贷是针对日常百姓周转不便;赈荒放贷不能收息。否则有碍朝廷名声。

此次赈荒放贷是对‘四大恒’办事效率的一次检验;机会难得;可从各地分号抽调得力人手赶赴北方各府县分号;既加强各分号人手又可增强他们赈荒放贷的经验。

此次赈荒放贷;朕提几点注意事项;一要做好宣传鼓动;无息放贷和‘四大恒’的背景都可广为宣传;让百姓放心借贷。二则每一笔放贷要落到实处。无息放贷是针对受灾百姓的;不仅要落实到人;其家庭情况也要做详细记录。不独是为了还贷;朝廷也要通过‘四大恒’的还贷情况了解各地的民生。

三则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