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2/4页)

荡起一丝苦笑。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莫离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甚至使得宫里,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突出的钉头,比仓谷里的粟粒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

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莫离虽是攻伐的大将,可是却没有经营国家的本领。他虽是知道,应该要改革变法,可是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了攻占更多,而不是先守护好自己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匈奴。那么,使匈奴灭族的,也将是匈奴,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匈奴国了;匈奴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天下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他,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娘娘,您在想些什么?”见朝凤想的出神,清露便好奇的问了问、

突然听见清露问话,朝凤先是愣了愣,然后笑着开口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圣人清明他的‘天君‘,调正他的‘天官‘,周备他的‘天养‘,顺当他的‘天政‘,涵养他的‘天情‘,全都是为了保全他的‘天功‘。听你说了,宫殿的布置,我就想到莫离应该是花费了不少力气,研究风水。”

书上说,圣人就应该知道,他所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他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能够在天地间,尽职而役使万事万物了。圣人的行动完全合理,他的养生完全顺适,他的存在不会伤害到万物,这叫做知天。

所以一个真正大巧的人,存于他有所不为;真正一个大智慧的人,在于他有所不思虑。圣人对于天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预期的现象;对于地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适合生长的土宜;对于四时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从事劳动的次序;对于阴阳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治理的方法和状况。圣人会任命专家守住天的规律,而自己守住人道。

“治或乱,是天造成的吗?”清露笑了笑,开口道“要我说啊,日,月,星,辰,瑞兆,历数,是大禹,夏桀所共同面对的。大禹;天下太平,夏桀,天下大乱。可见治或乱,不是天造成的。”

在匈奴,发生争斗,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土地太贫瘠,四时也不稳定。可是治或乱,真的是四时造成的吗?

农作物在春夏时候纷纷萌芽,茂盛,成长,在秋冬时结谷,蓄积,收藏,这又是大禹,夏桀所共同面对的。大禹,天下太平,夏桀,天下大乱。可见治或乱,不是四时造成的。

那么治或乱,是地造成的吗?万物有了大地就会生长,万物没了大地就会死亡,这又是大禹,夏桀所共同面对的。可见,治或乱,不是地造成的。‘《诗经》说:‘上天创造了高大的歧山,周太王加以开垦,经过他的经营,周文王继承后,让百姓过安定的生活。‘若是真的要看起来,那么,最重要的,还是看治理天下的人。

莫离没有做好这些,那么自己呢,就一定可以治好了吗?朝凤看着自己的手,愣了愣。

第二百一十六章:祸害

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可是墨子好像没有说对,这世道啊,往往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看着自己眼前,这个笑的妖娆的祸害,朝凤的眉头就忍不住挑了挑:“真想不到,平南王世子,居然亲自来这蛮夷之地,看望朝凤。还真的是叫人,受宠若惊啊”

“哪里,哪里。”看着朝凤,忻明轻轻地摇了摇手里的折扇,然后笑着说道“公主殿下远嫁他乡,莫说是陛下,娘娘担心了。就连长平,长乐,思雅,显策几位殿下,也都对您担心的不得了。”

若是说长平,长乐担心自己,自己还算相信。可是思雅,显策,他们是担心自己死的不够早吧。想到这里,朝凤嘲讽的勾了勾嘴角,开口问道:“方才我进来的时候,见到世子正聊的热闹,不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趣事。”

“不过是闲来无事,随便说说风水罢了。”说着,忻明笑眯眯的,像莫离行了个礼“陛下这宫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