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跟着过去,如何?”

听到莫离这样说,朝凤还是有些心动的。这一次出宫,莫离并没有昭告天下。除了驾车的车夫,就是连随从都没有带,可见是不想引人注目的。可是。。。。。朝凤继续看向那队人,只见他们已经扎木架,以五色油面做人物、龙、蛇、鸟、兽,下设木架数层。安设大灯,周围约数万盏,不晓得要做些什么。

“这是长明灯,自黄昏点起,至次早始撤,以天之晴、阴、风、雪并灯焰之色,占一年吉凶。如是夜天清气爽,月明无风,灯焰光辉色正,则一年人畜安康。五谷丰稔。若天不明朗或遇风雪。及灯焰红白闪烁。及为不吉。”见朝凤没有要动的意思,莫离便抬手,遥指着大灯解释。

闪烁的灯火,照的人忽明忽暗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看着灯火,朝凤慢慢地开口道:“在大夏,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或无尽灯,即佛前日夜常明的灯。长明灯自古以来,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一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风俗。君王陵墓中也会放置长明灯,希望可以犹如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

“那长明灯在大夏,不就是不熄之火吗?”莫离笑笑,似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匈奴传说中,不熄的火光是天宫之火。是太阳神把它偷偷带给了人类。总之,人类由于机缘凑巧,知道了这个秘密。也许是某位先哲把它传给了人类,就像神农氏教会了人类种植农作物,有巢氏教会了人类建造住所。一旦人类得知如何制造永久的灯光时,消息不胫而走,全世界的庙宇都想装上这种永不熄灭的灯。”

根据古匈奴的风俗,死亡的人也需要灯光驱逐黑暗,照亮道路。因此,在坟墓被密封前,习惯于放一盏灯在里面。而富贵荣华之家就要奢侈一些,放上一盏不熄的灯,永远为死者照亮。听说千百年以后,当这些坟墓的拱顶被打开时,盗墓者发现里面的灯,还在好好地燃烧着。

“除夕夜,因诸神上天,众鬼神就出来觅找食物,特别是那些魑、魍、魉之类,这些平时过年过节,未能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因这夜每家都有许多糕粿。如果吹灭灯火,摸黑不见天地,它就会顺声抓人,特别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咳嗽作声,就性命难保了。”

说道这里,朝凤有些诡异的笑了笑。就这长明灯所带来的光辉,她的脸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尤其是因为站立角度的原因,些许没有被照亮的地方,显得怪吓人的。朝凤的眼睛是很大的,不过却显得太沉寂了,一动不动盯着你的时候,怪可怕的。

不过很可惜,就像不是每个人,都会在你讲笑话的时候晓一般。莫离的脸上,也没有丝毫受到惊吓的样子,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朝凤。实在是一个无趣的人啊,朝凤皱皱眉,在心里暗骂一声,恢复正色,继续道:

“《史记》中记载,在夏元帝陵墓中,就安置有长明灯。大夏人有视死如视生的传统,人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作阴宅,君王尤其重视陵墓,作为死后的居所,他们也希望像他们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因此也就有了长明灯。”

自己也听过长明灯,一种长明灯是双层结构,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灯芯用醋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而是受热挥发,醋泡过的灯芯不易能保持低温,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

“我也试着做过不少长明灯,但是长明终究是理想中的愿望。在京都定陵中,陵墓正殿有一口青瓷大缸,内盛蜡质灯油,还有一个灯芯,这就是长明灯了,但是显然这盏灯在陵墓封闭后,不长时间就熄灭了,原因是密闭的陵墓中,缺少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朝凤耸耸肩,看起来有些失望。

小时候,自己还居住于冷宫时,就一直渴求一盏长明灯。倒不是冷宫中太过阴暗,叫人害怕。而是自己担心,若是太黑暗了,已经离开人世的母亲,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法回到自己的身边。

“若是凤儿喜欢长明灯,那么我死后,我陵墓的长明灯,就由凤儿制作好了。”见到朝凤眼中那说不出的情感,莫离便也不追问,只是搂紧了朝凤,在她耳边喃喃道开口“我不畏惧黑暗,也不如何崇尚光明。所以哪怕长明灯根本没有亮,也没有关系,只要是凤儿做的就好。”

习惯真是一样可怕的东西啊,朝凤皱皱眉,靠在莫离的胸膛上。自己以前看见莫离,想的都是利用,算计。费尽心机的站在他的身边,可是却讨厌他触碰自己,哪怕只是一下。可是现在,却也觉得,没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