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会,在安逸舒缓、不慌不忙的谈话中间,真挚地称赞贲赫是忠厚老实人。谁知敏感的黥布随即质问其中原因,小蜜自认为光明正大,就很坦然地讲出了和贲赫交往的前前后后。但淮南王黥布却咬定她和贲赫有淫乱关系。真他妈活见鬼!

贲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肠子差一点后悔成青的,百口莫辩啊!惊惧之下的他,只有称病躲避和黥布见面。事情越描越黑,黥布决定重拳出击,杀掉“情敌”贲赫。

忧惧之下的贲赫只好豁出性命,先行一步,只身奔赴首都长安,上书告变,说黥布有造反的迹象。淮南王见贲赫潜逃,知道大事不妙,只好先行起兵。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黥布:我受刑,我成功,我灭亡(2)

黥布起兵,其实正暗合刘邦心意,早就准备对黥布下手呢,这次倒正好有了理由,于是决定亲征。言及局势走向,一个和黥布熟悉的人一针见血地说:黥布其实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但性格决定命运,他最终会选择消极防守的下策:把辎重转移到越地,自己带领人马投奔做长沙王的亲戚。

事情果然朝预料的方向发展,黥布的军队向西挺进,在半道上和刘邦的军队短兵相接。刘邦遥遥望见黥布,质问他为何造反,英布由衷地说道:“我也想当皇帝啊!”咽得刘邦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两军大战,英布败走,终致彻底灭亡。

“受刑而王”,“受刑而王”,这话只对了一半,这话预料了黥布会被封王,但没有预料“王”了之后会怎样。

【个性点评】

没有信仰的人是可耻的!黥布的无可无不可就源于他骨子里的缺乏信仰,因为缺乏真正的大志,所以,他可以坑杀降卒,可以追杀义帝,可以随时背叛项羽,也可以随时背叛刘邦。当“受刑而王”的预言得以实现,黥布就开始聚精会神地维护自己的地位,因此,黥布不可能成就大事,这是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先天决定了的。

刘邦曾很迷惑地问别人:“黥布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那个被称为薛公的人这样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他平时做事的出发点全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从不顾及当今百姓,所以他选用下策。”—看,这就是最早的阶级分析!

李广:有些错永远不能犯(1)

多少年之后,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一定还记得当年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信授给自己的情景。那时的李广还年轻,不知道这是一场严重的政治事件。

还是从李广的家世说起吧。

毫无疑义,李广是名门之后。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荆轲,知道荆轲就应该知道燕太子丹,李广的高祖就是俘获燕太子丹的秦朝名将李信。只是到了李广这一代,他们李家已经成为彻底的普通百姓了。

李广生活在伟大的时代,他跨越了文景之治,并有幸成为汉武帝的臣民。不仅如此,汉朝的这三代领导人都对李广的名字耳熟能详,并不时给予高度评价。

在李广还是青涩的毛头小伙子之时,他冲锋陷阵,手搏猛虎一类的英勇事迹已经广为流传,以至于汉文帝曾用惋惜的语气说道:“可惜啊!李广你生不逢时,若你能出生于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文帝一语成谶!他已经为李广盖棺论定,只是尚是早晨###点钟太阳的李广不知。

汉景帝时期,七王作乱,吴楚叛军西进之时,梁国首当其冲。此时的李广作为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驰骋梁国,协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广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夺了敌方的主将之旗。无敌的李广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虽然他仅仅是个都尉,李广还是被前敌总指挥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将军之印。这是破格的奖励,不知深浅的李广只顾着高兴,哪知这次私下的破格奖励将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朝廷内部的事情李广当然无缘知晓,他所知道的是,就因为梁王的这次奖励,朝廷取消了对他的任何封赏。

之后,李广就成了边将,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都留下了他嘚嘚的马蹄声,只是一直在太守职位上徘徊,从来没有任何提拔。政治上不可靠啊—和梁王私下授受,岂能怪得别人?

在这期间,李广曾创造了一个经典战例: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