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ひ舱酒鹕恚�呐牧跸统技绨颍�担汗�思枘眩�愫米晕��伞�

离开县府,刘贤臣领着叶首志等人先回到茶栈,考虑到要去葛顺赴任,就买了几辆胶轮推车,装上各人物品,将茶栈交给伙计打理,叮嘱了一番,就朝城外的住处行去。

第8章 深谈

西津河从宁国县城的旁边蜿蜒流过,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竹林,一眼望不到头。在离县城三里多路,靠近西津渡的一片竹林深处,有一座四周扎着竹篱笆的农家小院。刘贤臣变卖了南京的资产,回到宁国后便在这里买下一块地,雇了工匠建起这座房舍,还在地下修了一间密室,当作自己在宁国栖身藏物之地。

大伙儿推车牵驴进了院子,只见偌大的一幢房屋,山石砌墙,茅草盖顶,粗砖铺地。屋内用木板隔成了七八间住房,十分宽敞。叶首志、刘贤臣和徐长胜沿着篱笆墙查看了一圈。屋前的空地上用毛竹搭了一排凉棚,栽了几棵枣树。屋后盖了一间厨房,一眼水井,边上建有鸡笼猪栏,还用篱笆围了两畦菜地,种的茄子、丝瓜、香葱一些菜蔬,长势旺盛。在院里操持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三十来岁,长相憨厚。男的缺了一只胳膊,正蹲在菜地里侍弄着什么。女的在厨房里忙着做饭,陈水根他们在一旁帮着剁肉。一个女孩在井边提水洗菜。

叶首志望了刘贤臣一眼,刘贤臣解释了他们的来历。这一家子原是茶栈的邻居,男的姓田,别人喊他老田头,在城里靠送货挣钱养家,婆娘叫田嫂,平时帮街坊邻居缝补浆洗补贴家用。上次鬼子轰炸,老田头被炸断了胳膊,治伤养伤花光了家里的钱不说,还欠人一屁股债。实在无法,只好卖女还债,母女俩抱头痛哭,拉扯不开。刘贤臣心中不忍,便叫来债主,又叫来县里管事的,将老田头的旧屋作价抵了债,收留他们一家照看宅院,料理家务。老田头夫妻俩感激涕零,尽心服侍。刘贤臣至今尚未娶亲,家中无人料理,这样一来倒也十分的放心。老田头养有一个女儿,生在冬天,就叫冬妹子,今年十五岁,长得面目清秀,隐隐透出山里女娃特有的机敏干练的劲儿。

晚上,夜深人静,只有风吹竹林簌簌作响。叶首志召集五人开会,把今天刘贤臣与黄县长交涉的结果告诉了大家。叶首志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打着“葛顺乡民众抗日大队”的旗号活动。如何解决人款枪的问题,如何解决基地建设、粮食供应、情报来源、交通联络等各种问题,现在大家就要提前考虑,人人都要想办法。等到了葛顺,要根据当地情况,很快拿出对策。

1938年中秋节的前几天,刘贤臣拿到了黄县长签署的委任状,限定七日内到任。按照省府规定,乡镇长应由所在乡镇保长推选数名人选,呈送县长选择委任。由于是战时,便一切从简,由县长大笔一挥,直接委任,报省府备案了事。刘贤臣与叶首志商定中秋前赶到葛顺上任。刘贤臣出去约几个商家洽谈生意,顺便打听一下葛顺乡的情况。叶首志安排徐长胜等人去县城购买十匹骡马和鞍辔,安排铁犁头父子到街市上购齐铁匠家什,以免到了葛顺有钱也买不着。

叶首志趁着空闲,坐在房内苦思下一步要做之事。忽然瞥见门口有两个脑袋闪动,不觉一笑:想进来就进来吧。杨少良和铁蛋慢慢走了进来。杨少良用手戳戳铁蛋,铁蛋憨厚少言,这时不得不说:叶叔,我刚才跟父亲上街买东西,看到饭庄门口趴着好几个讨饭的小伢子,饿的快不行了。我找父亲要了点钱买了粥给他们喝。他们说我们是好人,要跟我们走,我和父亲没敢答应。叶叔你看…。叶首志问到:你是想带着他们去葛顺?多大的伢子,哪里人,他们家的大人呢?铁蛋张大嘴巴,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叶首志笑道:下次碰到事情,要尽可能搞清所有情况。杨少良,你带铁蛋去一趟。人先不要带来。两人答应一身,转身离开。

叶首志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禁考虑起这两个小家伙的使用问题来。杨少良和铁蛋两人年龄相仿,性格相近,都喜欢琢磨新鲜东西。一路之上,杨少良从铁蛋那里学到了不少打铁的知识。铁蛋也不吃亏,他发现了父亲藏在风箱里的枪,好奇的不行,偷偷缠着杨少良教他打枪。杨少良吓了一跳,警告他不能向外乱说,更不能随便打枪。晚上,两人趁铁犁头睡熟后,悄悄爬起来,从风箱里掏出枪来,给他讲解枪的构造,各部件的作用,再手把手地教他分解和组装枪枝。铁蛋几个晚上就给学会了。

叶首志正想得入神,杨少良进来回报情况。这些伢子有七八个,都是十四五岁,是跟家人从广德、郎溪跑反过来的,现在盘缠用光了,就把半大的女伢子卖了,男伢子没人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