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卓钰得意地笑笑,“风起说得对,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人,只能向别人借。”

“你说的是敖元庆?”花无璃道。

“不错,我们是这么打算的,敖元庆先前被我们所救,又和姑娘有交易在身,二哥觉得利用利用他未尝不是个好方法。”卓钰看向坐在上首思考着什么的赫连子谦。

“让敖元庆叛国?这似乎不大可能。”洛长生看向赫连子谦,“敖元庆是个聪明人,他绝对不会这么做。况且,他深受百姓爱戴,若是真的帮了我们,岂不是之前苦心经营的一切都白费了?”

“说了这么多,我问问你,你可知道敖元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赫连子谦盯着洛长生问道。

“我倒是知道一件事情,是坊间传的敖元庆的事迹。”水烟轻声细语地站出来道。

“在庆王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出游碰见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的六旬老翁,背后写了个大大“冤”字,手里拿的是一份状子,拦住了敖元庆,老翁声泪俱下地向过往行人申诉儿子的冤情。

“老人姓杨,魏州板桥人氏,儿子叫杨贞,是魏州禁卫军。这天,杨贞身带佩刀,出门公办,经过板桥一家客店,正是吃午饭的时候,他打算填饱肚子,再去赶路,酒菜用过,顿觉头昏目眩,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早起来上路,无缘无故被人当成杀人犯,扭送进了官府。原来,那天夜里,老板娘回了娘家,客店老板张迪被人杀死在床上。

“住店的客人中,除杨贞离店,其余人都在店内。客店伙计狗子首先怀疑杨贞,他认定杨贞杀死张迪,趁人们还未起床就仓皇逃窜了。

第303章  知己知彼

“狗儿颇有心计,他一面让人看住店里的客人,一个也不许离开,留作人证,一面带人追赶杨贞,捉拿凶手。好在杨贞并未走远,一会儿就被追上了,从杨贞身上搜出了一把血迹斑斑的佩刀,人证俱获。

“魏州刺史升堂审案,看了杀人凶器,验了张迪身上的刀痕,传了人证,当堂将杨贞定为杀人凶犯。杨贞拒不招供,刺史大人施用酷刑,屈打成招,将杨贞打入死囚牢,待秋后处斩。

“杨贞判了斩刑,杨父深知儿子的为人,决不会无缘无故杀人,一定是被人冤枉的,可魏州刺史定的铁案,要解救儿子,谈何容易!

“他不忍心看着儿子做冤死鬼,要拼命为儿子申冤。杨父闯州过府,向上申诉,终因杀死张迪的凶器是杨贞的佩刀,杨贞又身带佩刀,仓皇逃窜,可谓铁证如山,不能翻案。

“老人只好身背状子,上伊城去告御状。帝都深似海,哪能随便进出。杨父无法见到皇上,心想,皇上见不着,可以见长安的父老,不如将儿子的冤情公布于众,造成影响,或许能引起官府的重视,说不准还能惊动皇上。

“于是杨父这才买了一件白袍,咬破食指,在白袍的背面写了个大“冤”字,又用自己的点点鲜血,在白袍的正面写成了一份血《无〈错《小说 m。QulEdU。coM泪交融的状子。

“他将白袍穿在身上,每天往来于长安街市,向人们诉说儿子的冤情。行人看着状子,听着老人诉说,被老人的爱子之心所感动,为杨贞的冤屈鸣不平,只是无能为力,一个个摇头叹气,留下一片同情声。

“其实敖元庆也是听说了此事之后特意赶来查看究竟的,他亲自询问了杨贞的案情,由于敖元庆正好分管刑部,是以随即他便传令下去,命御史蒋恒复审,要蒋恒将复审情况随时奏报。

“蒋恒将杨贞从魏州提到伊城,初审时,杨贞一口咬定是他杀死了张迪,后来又说他没有杀人,他是被人冤枉的,可他又说不出一点翻供的依据和理由。蒋恒见人证、物证俱在,没有新的线索,此案只能维持原判,他将案情如实地奏明敖元庆。

“敖元庆听了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而看了蒋恒的报告文书,他觉得写得十分模糊,于是命令蒋恒再审。蒋恒没料到庆王爷会如此经心地深究这起民间案子。他不敢怠慢,回衙后立即升堂审案,又派人星夜赶到魏州勘察杀人现场,经反复核实,杀张迪者,只有杨贞嫌疑最大。蒋恒的结论是:杨贞的杀人案不能翻。

“蒋恒第二次向庆王奏报,庆王还是紧锁眉头,愠怒道:‘此案并未查清,疑点有三:其一,杨贞与张迪只有一夜的主客关系,以往又无冤无仇,无须加害张迪。其二,张迪被杀,客店钱财丝毫未动,杨贞既不图财,无须害张迪性命。其三,即使是杨贞杀了人,必然会毁证灭据,为何偏偏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