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3/4页)

刘表的地盘),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旅程。刘表听说我们前来投靠,出郊相迎,后又待我等亲厚。原以为他是个识人善用之士,没想到因为嫉妒刘备的才能而将我们冷冻。我们徒有虚名而无实权。

荆州人才仰慕刘备之名,前来归附,刘表深感危机,当下将我们迁出荆州中心,驻守偏远之地新野。

不过我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比起之前的缚手缚脚,这样远放,实则给我们创造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在新野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荆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加上刘备知人善用,我方的智囊也在攀升当中。

当然人和不仅仅是兵强马壮,还应该是密切联系百姓,而百姓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吃饱穿暖,因而我们借用曹操的模式,在新野大大的发展经济不打仗的时候、农忙的时候,士兵们分批下田助农。如此,根据地建设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而曹军与袁军在此五年间征战连连,果然应证了我们的预测:

第一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第三年,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

第四年,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州平定。于是,曹操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第五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命大将张辽为前锋,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至此,曹操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成为天下第一。眼看他做大,刘备也心急如焚,听与之交好的荆州名士司马徽说,此间有卧龙、凤雏都是识时务者,可助刘备完成大业。同年,刘备便三顾茅庐请出了素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至于其中详情我并不了解,因为当时我正在训练我的两万大军,尤其是我的突击营。突击营一共一千人,都是十中挑一的好手,我给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亲自操练他们,通过集中训练现在他们都是能以一挑十的好手。不是我吹的,每次和阿飞演练对手戏,我们凭借牢固又变幻莫测的阵型,矫健且英姿勃发的身形,一次又一次的将他们压制住,我敢说这支队伍在当时最有力的。当然阿飞他们也不错,只不过老大都不在一个级上,他们的小弟自是不可同级而论。

虽在军中,“远”离朝堂,诸葛亮的名声在军中也渐渐传布开来,士兵中很多人传,他是如何神奇,不仅能知天文,还通晓地理,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市井上还流传,得孔明者得天下,“我听说刘公跟军师现在是形影不离,两个人比亲兄弟还亲,连咱关老大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我忘了,反正就是说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是不是好得穿一个裤裆。”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他们又不是龙阳之人,怎么行为举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对,就是这句,哥们儿,你是哪一房的?”这个小兵一边转头还一边继续说:“你是没瞧见啊……”再看到我的一瞬间,话都卡在喉咙里了。“我没瞧见什么啊?”我好笑的看着他,用很温柔的声音说。“老大,老大对不起,没什么。”小兵如梦初醒般慌慌张张的站起来,颤抖着嗓子会话。“没什么,就去练操,绕操场二十圈。”“是。”小兵挺直了身板,敬了个礼,一溜烟的跑了,视我如豺狼,才二十圈而已。(一圈是两千米,二十圈就是四万米,汗!)

原来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当然的去会会这位家庭新成员,刘备的新宠,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头,气死周瑜不偿命的诸葛亮。

自占据新野之后,刘备忙着收拢人心,搞根据地建设,我和阿飞则收兵编整,集中培训,我们三人各司其职,结果一年到头也聚不拢几次,好在我和阿飞都在军营里摸爬打滚,接触还算正常。上次齐聚还是刘备因为纳妾,娶的是在徐州时,帮助过我们的糜竺的妹妹。前一次又是因为大大嫂(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