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2/4页)

池来保护本世子以及麾下的两万将士地安全,刺史大人如果是担心本世子的安全,却是大可不必,临行前父王尝有言,马家的男儿绝不容畏敌不前,纵马革裹尸亦绝不退缩。”

旁边的法正闻言不禁双目一亮,心忖世子虽然年幼可人情世故却已经极为练达了,马征这番话不但委婉地点明并且拒绝了张松的用心,还顺势给了张松台阶下。

张松也是官场上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了,当时就顺坡下驴,拱手感慨道:“丞相教子有方,可为万世楷模!”

马征淡淡一笑,回头向马双(王双,西域长史王渊之子)和马延陀(句延陀,句突之子)道:“两位义兄可率军在城外暂且驻扎。”

马双、马延陀抱拳应道:“末将领命。”

马征这才向张松肃手道:“刺史大人,请吧。”

“世子请。”

张松急忙侧身让开去路,恭请马征先行。

是夜,张松令费诗、王累率领城中士绅携带大量鸡鸭鱼肉前往城外营中犒军,又于刺史府上大摆筵席,款待世子马征和军师法正,待酒过三巡,一名西川士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今西羌、南蛮、五溪蛮三路叛军互通声息,互为犄角,十分难缠,敢问世子可有退敌良策?”

马征道:“这位先生不知如何称呼?”

那士绅忙抱拳应道:“下官费袆,洝�邮窨こな芬恢啊!�

马征微微一笑,反问道:“费长史以为,三路叛军以哪一路最为难缠?”

费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孟获的南蛮叛军。”

马征又问:“又以哪一路叛军最远?”

费袆答道:“也是南蛮叛军。”

“这便是了。”马征笑道,“叛军声势虽大可实力参差不齐,而且三路叛军相隔甚远,无法真正形成合力,我军完全可以依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之顺序各个击破之。”

第356章 法孝直计定西羌

日,马征大帐。醉露书院

法正微笑着向马征道:“看来西川的士族对世子的能力还是有所怀疑啊,呵呵。”

马征道:“这也是人之常情。”

法正道:“不过,只要西羌叛军得以平定,西川士族对世子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法正话音未落,许绍忽踏帐而入抱拳朗声道:“世子,赵云将军帐外求见。”

“好。”马征欣然点头道,“让子龙进来。”

许绍领命离去,旋即便见赵云昂然入帐,抱拳作揖道:“末将赵云,参见世子,参见军师。”

“子龙免礼,呵呵。”马征淡淡一笑,伸手指了指帐上悬挂的一副铠甲向赵云道,“子龙你试试,这副铠甲是否合身?”

赵云游目一看,只见帐中悬挂的铁甲分明就是已故征西将军马超的战袍和银甲,尤其是那狮头鬼面盔更是天下独一无二,不由目光一凝,沉声道:“这是征西将军的战甲?”

“不错。”法正欣然道,“在下与世子商议,以为征西将军在羌人心中拥有无上的威望,如果有征西将军于两军阵前引枪大呼,必能使西羌叛军望风而降,而将军你与征西将军身形相似,而且武功又高,由你来假扮征西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赵云犹豫道,“与征西将军相比末将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贸然披挂他的遗甲,是否会亵渎征西将军地在天英灵?”

“无妨。”马征遥向北方抱拳道。“假如超叔在天有灵。也只会感到欣慰。

赵云道:“如此,末将愿担此任。”

“好。”法正欣然道,“待来日两军交兵。将军可……”

……

成都。刺史府。

王累一溜小跑进了偏厅。向张松、费诗、张任道:“永年、公举(纠错:费诗表字公举)、伯道。世子大军已于今日中午拔营。杀奔武阳去了。”

“是吗?”张松手捋长须凝思片刻,回头向张任道。“伯道,你看是否应该派一支军队前往武阳助战?毕竟西羌叛军多达十万。而世子大军才两万之众啊。兵力相差太悬殊了。”

“大人不必担心。”张任摇头道。“依末将看,世子虽然年轻却英才盖世,帐前法正智计过人,赵云、马双、马延陀诸将皆深谙兵法。并非泛泛之辈。麾下两万西凉铁骑又都是身经百战地精锐之师,十万西羌叛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张松愕然道:“伯道言下之意。世子平定西羌指日可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