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够本了!”四五把刺刀捅碎了子育的胸腹,而整整一梭子弹也全部钉进了几个rì军的胸膛。

57师在田家镇要塞坚守了13天,没有一兵一卒前来增援。原来富池口失陷后,rì军从陆路如cháo水般涌来,分头截断了57师的补给线和后援部队。

57师第342团团长李翰卿向施师长报告:“我们的给养、弹药供应都被截断了,陷于孤军应战的态势。由于部队装备陈旧,大部分为汉阳造步枪,伤亡十分惨重。”

施中诚紧皱眉头,大声命令:“你组织342团向rì军进行反击,誓与要塞共存亡!”

李团长大声激昂地回答:“是,誓与要塞共存亡!”然后转身离开。

士兵们热血沸腾,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敌人被迫后退。第342团夺回了外围前沿阵地,李团长马上把团指挥所推到外围阵地上。

被击退的rì军很快又围了过来,不一会儿,rì军已突破阵地迫近团指挥所。营长王敬箴劝说李翰卿:“团座,rì军马上冲过来了,你还是撤回后面的安全地带!这里有我们顶着。”

李团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对王营长说:“在这危急关头,阵地存亡就是一切!”

将士们受他的感召,个个誓死杀敌,大挫敌锋。

9月28rì,另一路rì军占领了与田家镇相望的半壁山据点,田家镇要塞守军更加孤单。接着,从武穴西来的rì军突破了田家镇要塞核心阵地。

9月30rì,田家镇要塞失陷。

施师长后来虽然奉命突围活下来了,但他的近七千人马的整个师仅剩下几百名兄弟。遵照军委会命令,他把手下编成几个连,交给了友军。而他自己则只身一人转赴后方,重训新兵,再建57师。他曾想要回家看看,但思前想后,还是没敢回去,他没法向孤苦无依的姐姐交待。

田家镇一战,第57师伤亡的主要知道名字的将校有:

重伤:旅长杨宗鼎,团长李翰卿,营长王敬箴,副营长董冠华,连长阎广锡、朱帮泰等。

阵亡:团长龙子育,师部副官张云亭,各营连长杨佑金、夏承武、夏继周、吕玉琨、郑珠良、谭冠英等。

排长及以下士兵伤亡不知姓名者尤多。

084不受君命

084不受君命

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薛岳

德安西南一个小村庄里,薛岳正在1兵团指挥部内,心绪烦乱。他低着头,两手插进裤袋,来回的踱着步子。时而又依靠在墙边,目光呆滞的望着屋顶;时而又紧锁着眉头,不知该把自己的手脚如何放置。他走向窗前,心事重重的久久凝望远方。贪婪的深吸一口沿窗闯入的新鲜空气,无奈的摇摇头,沉重的叹口气,又背离窗台踱去,移向墙角。他从裤袋中拉出双手,缓缓的顺着大腿划至膝盖,艰难地弯曲双膝,头微低。他猛然抬头,嘴唇微动,似乎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只见僵滞的口形而久久未闻其声。

薛岳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搏斗着,一个喊“放人”,一个喊“不能放”,弄得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1938年的9月,江南战场一片沉寂,可时而爆发间歇xìng的枪炮声在提醒人们,江南赣北是战场,这里正处于一场恶斗后的喘息阶段。

能让薛岳如此为难的自然不是别人,正是蒋委员长。两天前,老蒋来电,要调74军到长沙休整。

鉴于1兵团是机动兵团,不但要阻击敌人,更要大规模地向rì军反击,所以薛岳舍不得放走一兵一卒,遂向武汉的老蒋回电:“调不下来。”

薛岳知道老蒋为什么如此关照俞济时,关照74军。

俞济时作为蒋家王朝的十三太保之一,像任何一个在老蒋面前得宠的将领一样,有两条关键因素起作用:一是老蒋的浙江老乡;二是黄埔军校毕业。但不同于其他人的最主要的是,早年俞济时的族叔俞飞鹏是黄埔军校的军需处长,后来俞飞鹏还担任了民国的交通部长,俞飞鹏还是老蒋的表哥,俞济时就是老蒋的远房外甥,加上济时刻苦学习,又有族叔在老蒋面前说好话,早在黄埔时期俞济时在激ang激e石脑中挂上了号。

从两次东征至黄埔毕业后几年内,他的这层特殊关系使俞济时紧随老蒋左右,担任侍卫。特殊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形的权势和接连的破格提升,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勃勃野心和目空一切的骄傲。

俞济时有恃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