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2/4页)

进。敌骑三千余人已大部分进谷,还有那些在方才战斗中伤残的人马自相践踏挤住谷口,早让赶上的宋军尽皆俘获。

交待一句,这片连山统称饿虎山,老虎饿了那还了得?饿虎口中,万物难逃,足见山势凶险。这谷,叫迷羊谷,羊是山里土生土长的动物,在谷中也找不着家。羊、杨二字同音,按迷信说法,杨家将入谷也犯忌讳。

穆桂英勒住马头,命孟通江入谷探看,孟通江回来说入谷后是下坡,西夏军伤亡人马狼藉于地,前面烟尘弥漫,旗幡依稀可见。穆元帅下令:

“我与呼延云威率一千铁骑先行,你等留待接应部队。”

她一马当先,进去了。孟通江、高英、呼延云飞等带着二百余名亲随在谷外向后张望,观看后续部队是否赶来,等了好些时候,杨文广才率中军来到谷前。

苗从善听了孟通江的报告,惊着:

“穆元帅怎么忘了穷寇勿追?”

“西夏逃兵在前,追又何妨。”

“怕是有诈!”

“顾命都来不及,谁诈谁呀!”

“穆元帅军中可有向导?”

“前面西夏逃兵就是向导。”

“倒底军中有没有向导!”

“谁知道呀!”

“哎呀,不好!这狭谷根本不是通向环州之路。”

“你能叫得准吗!”

“当然!中军不可再进谷中,且扎下营寨,另思良策。”

正这是,就听震天价连声巨响,巨石断木大草袭子满装泥沙乱草,劈拉啪拉纷纷坠落,将谷口堵死。两边山头号炮连声,西夏军卒两队轮流作业,推下无数滚木礌石,放射如雨利镞雕翎,不容谷外宋军靠近。对面山上也已竖起帅旗,上写“西夏国讨宋二路元帅”,当中间儿斗大一个“狄”字。

杨文广等惊得目瞪口呆。

第七回 苦侍女破庙生子狄门留后 小英雄马跃江川泄露行藏

山上西夏军抛石放箭,扎营也扎不成,只好往回撤。杨文广哭喊挣扎,要闯入谷中救母。苗从善说:

“谷口已被乱石堵死,进谷无路急有何用,且回庆州再作计较。”

“母帅在谷中,人无粮,马无草,如何是好!”

“吉人自有天相!”

孟通江说:“没吉人还有伤马呢,马肉比馒头好吃!”

高英也来了聪明劲儿:“战马也饿不着,偌大荒谷遍野青草,马吃了准上膘。”

杨文广干着急没咒念,也只好向后转回归庆州。

西夏军跟脚就到。庆州北门外又竖旗播,帅旗上一个“狄”字,分明中原姓氏。就算双阳公主督师,也不能打出“狄”字旗号,狄龙、狄虎故去多年,老狄家没人了,这位姓狄的二路元帅,到底是谁呢?宋营诸位,谁也参详不透。

这事儿,只有说书的知道。

上部书中,已然叙过,平西王狄青之子大太保狄龙,钟情侍女凌凌。凌凌长狄龙几岁,自小侍奉狄龙,两小无猜弄出些青梅竹马的味道。这事儿狄青夫妇一直不知,门不当户不对谁敢提起,别看双阳公主出身少数民族,她偏又顽固又保守,把门户匹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狄龙娶亲之后,凌凌仍在少夫人房中,狄龙暗吞相思泪不敢想往事,两人儿见面各低头苦水咽腹中,那是干受熬煎毫无办法。少夫人多年不育,劝狄龙纳妾,纳妾也轮不到凌凌身上,狄龙就干脆不允,他要生平不二色死守病夫人,其实内心里感情非常复杂。少夫人冰雪聪明,哪有看不出丈夫心病之理,是她苦苦哀求凌凌为狄家留条后代根芽,凌凌开初坚决不干,少夫人给侍女下了一跪,凌凌万般无奈,才算准日子,乘狄龙酒醉,和少夫人调包,偷上牙床。狄龙酒醒,深恨辱了凌凌清白,负情造孽,欠了凌凌一笔更加难还难赎的大债。恰值狄青出征,他跟老爹上前敌,离开京师逃出这难解难分的感情世界。他走了,家里的事儿闹得更大了。

凌凌胎珠暗结,开始显怀,少夫人见再难隐瞒,只好禀知婆母。双阳公主当时就青辣椒——炸了。狄王府清操自守门风正派,怎容得苟且之事,传出去那可真大大坏了名声。其实这事情非常正常,比她当年撵着狄青逼婚闹成“国际事件”差远了,可是她正为当年之事才苛求后人,不许再出“桃色新闻”,不惜造成家庭悲剧。少夫人再三苦求,请婆母以后嗣宗祧为重,双阳公主一狠心,要等凌凌分娩之后,留子杀母。少夫人善良贤淑,怎忍心终日悲苦以泪洗面的凌凌再遭此厄运,她打点银两包裹,给凌凌带去孩子长大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