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3/4页)

秦钧满意地打量一眼他们,吩咐张三顺跟李大壮,“长点眼色,别给我丢人。”

八人骑着高头大马,到了乔尚书府。

乔二太太一瞧这齐刷刷地八个兵士,笑容堆了满脸,也不用催促,手一挥,第一抬嫁妆便出了家门。

乔七娘年纪尚小,躲在正厅屏风后看热闹,看到这阵仗,撒腿跑着回去告诉乔五娘,“五姐姐,秦家来了八个人催嫁妆,一般高矮胖瘦,穿一样的衣衫,靴子跟束带也一样……比三姐姐那会儿还气派。”

乔五娘站在案前,画一幅翠竹图,听到此话,笔尖一歪,竹叶便跟竹枝脱了节。

六十四抬嫁妆过完,差不多已是申时。

乔家来了三个铺床的人,一个是乔五娘的随身丫鬟,另两个则是父母俱在儿女齐全的婆子。

掌灯时分,秦钧走进铺陈一新的喜房,顿觉眼花缭乱。

靠窗的炕上铺着大红色绣榴绽百子的锦褥,炕边是黄花梨木的脚踏,再过去是黄花梨木的方桌,桌旁是两张官帽椅。椅子上的靠垫跟桌子上铺着的锦缎,也是清一色的大红绣榴绽百子图案。

隔着摆满各种古玩玉器的百宝格,后面是黄花梨雕着万字不断头纹饰的架子床,床上铺着红彤彤的百婴嬉戏绣花被,床侧垂着大红绡纱帐子。

处处均是大红色,处处都是榴绽百子或者百婴嬉戏。

秦钧紧抿着嘴唇,笑意却仍从眼底丝丝缕缕地洋溢出来。

第二天,秦钧穿着合身合体的喜服,手执一对大雁,去乔府亲迎。

乔府门口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秦钧被人簇拥着,昏头昏脑地行了奠雁礼,走进一个偏厅。

乔五娘已头蒙喜帕坐在那里。

秦钧眼里顿时没了别人,目光对准处,只是榻前那道红色的身影。

迷迷瞪瞪中,不知是谁推了他一下,“快请新娘启程。”

秦钧忙躬身长揖。

喜娘搀着乔五娘随在秦钧身后到了正厅,跪别乔二爷跟乔二太太。

然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青男子过来,背着乔五娘上了花轿。

秦钧看着乔五娘的身影消失在晃动的轿帘里,一时不知所措。

小厮牵马过来,催促道:“爷,吉时已到,都等着您头前带路呢。”

秦钧傻傻愣愣地上马,直看着轿夫起了轿,才催马前奔。

此时,宋青葙却在清平侯府忙得不亦乐乎。

秦钧差一刻申正去亲迎,宋青葙则指使着丫鬟将火盆、喜秤等必需之物挨个看了看,唯恐有疏漏之处。

正在忙碌,忽闻人声喧闹,宋青葙还以为是迎亲的回来了,刚要问为什么没听到爆竹声,就见新月提着裙角急挪着步子进来,“夫人,大姑奶奶回来了。”

秦钰?

宋青葙吃了一惊,她回来怎么也不提前来个信儿,害得她根本没准备。

一时,忙着让婆子将秦钰的屋子收拾出来,又急三火四地赶着去迎接。

不等走出望海堂,秦钰已进了门。

倏忽两年多没见,再见面,秦钰一下子红了眼圈,哽咽着道:“嫂子。”

宋青葙又是一惊,不迭声地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你怎么一个人回来,表哥呢?”

秦钰连忙摇头,“他在外院,跟大哥说话,我没事,就是想嫂子了。”

宋青葙松口气,将她请到东次间的大炕上。

秦钰喝了口茶水,笑道:“本来早想过来的,可是楠楠受了风寒脱不开身,临出门时才好利索。娘说要是路上快点赶,等信到,人也到了,所以信也没写。”

宋青葙问起付楠,“怎么会病了,要不要紧?”

秦钰道:“正月十八看花灯挤出一身汗,又吹了风,所以得了风寒,吃了好几天药。眼下倒是好了,娘怕她经不住路上颠簸,没让带来。”

宋青葙点点头,“刚病好,身子仍是虚着,能不出门最好还是别出来……你也是,等天暖和了,带着楠楠一起来多好。”

秦钰叹口气,“二哥成亲就没回来,现在是三哥成亲,三哥以前对我最好,乔五娘跟我也说得上话,说什么也得回来看看。而且,先前听娘说嫂子身子不好……现在瞧着气色挺好。”

说来话长,宋青葙没工夫细说,简短地道:“差不多算是好了,我现在正忙着,你先去祖母那里坐坐吧,祖母常提起你,再去看看陈姨娘。我估摸着花轿快来了,先不招呼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