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2/4页)

“对,对,对。”沈箴笑道,“你说的不仅对,而且说的好。我沈箴和王盛云斗了一辈子,论出身,我们两家都是世代官宦,论个人,我先他之前任首辅,如今,就看后辈如何了?”他脸上终于有了分凝重,“是非功过,只有后人能评说。穆清,你说的对,只要大舍有出息了,我沈箴在世人眼中,这一生也就无过了。”

沈穆清不住地点头:“是啊,我们何必重作冯妇。”

沈箴笑着点头。

沈穆清这才彻底放心,和沈箴闲聊了几句,起身要告辞。

沈箴却喊住了她:“穆清,你等等。我有件事想告诉你!”神态间很是犹豫迟疑。

沈穆清吓了一跳。

难道又出了什么事?

沈箴沉默良久,从画案后拿出一个红漆描金拜匣。

“穆清,前两天我又收到了曾菊的一封信”,沈箴斟酌地道,“他还是老生常谈,想为你和萧飒保媒……”

沈穆清征楞。

算时间,萧飒也该收到自己的信了。怎么曾菊还为他们保媒?

沈箴见了,颇有怅然地道:“穆清,我没有拒绝。这件事,你仔细考虑考虑……要不,你暂时别去福建了,和萧飒见一面,有些话,大家当面讲清楚。成不成,你都说一句话,不要这样拖拖拉拉的。说起来,他今年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他不急,他家里的长辈也该急了。”

沈穆清没有做声。

回到听雨轩,她神情恍惚。

人生好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她难以抉择,无所适从。

不过四、五天的功夫,就整整瘦了一圈。

沈箴见了,摇了摇头,给曾菊写了一封信,婉转地表示,萧飒出身门第太低,如能图得功勋,再议婚也不迟。

话虽如此,他私底下不免和陈姨娘感叹:“……她是和离过的,如果再说出‘不纳妾就允婚’的话,只怕这名声就完了。

第一百七十章 半路折回

沈穆清知道了沈箴回信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眼泪为什么,眼泪如的春雨似地地落个不停。

时静姝也只能叹一口气,。

好在去福州的事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沈穆清打起精神来指挥丫鬟们装箱。

就在她请沈箴帮着看启程的黄道吉日时,常惠突然来找她。

“出了什么事?”沈穆清在外院的花厅见了他。

常惠依旧一副市井模样。

他笑道:“听说姑奶奶家里找了镖师准备去福州,怎么还没有启程?可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要是您不嫌弃,让我也跟着去,如何?”

沈穆清一怔。

她还以为他是来借钱的……沈穆清不由得有几分心虚,又想到他一副好身手,连连点头:“你要是能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常惠听着笑了起来:“那就这样说定了,你走的时候,通知我一声。

沈穆清点头,两人闲聊几句,常惠起身告辞了。

她又叫了庞德宝来,把常惠的情况跟他说了说。

……上次是二掌柜请的人,你去问问,看他在哪个镖局,把他请来,时候过给他一倍的工钱。““姑奶奶放心,我这就去办!”庞德宝应声而去。

沈穆清见事情都安排好了,和沈箴定了三月十二日启程。

三月十二日,他们在通州上船。

船行至临清的时候,听到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沈穆清不由微微一笑。

庞德宝解释道:“皇上调了甘肃、青海、贵州、云南、和辽东的兵力去宣州,甘肃领军的,就是我们少爷。”

沈穆清怔住:“他不是要回京述职吗?”

庞德宝笑道:“事有轻重缓急。如今皇上御驾亲征,所有官吏的黜升都暂时停了。”

沈穆清没有作声。

他们走到淮安时,淮安城张灯结彩,庆祝阳高大捷。

沈穆清松了一口气。

四月中旬,他们一路平安地到达了福州。

沈箴一个叫喻彬的门生接的船,喻夫人还亲自把她们接送到喻彬给她们安排的落脚处——…一个叫金石园的美丽别院,别院里丫鬟婆子早已在那里候着了,喻夫人把管事的妈妈介绍给沈穆清后,就告辞了。

那些丫鬟婆子一看就是惯于服侍人的,加上英纷几人手脚麻利,沈穆清和时静姝很快就安顿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喻夫人就过来了。

陪着沈穆清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