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部队。 于是,樱井在副师长李文田的陪同下来到廊坊二二六团驻地。因樱井少佐与李文田少将 副师长官衔相差悬殊,由一个将军陪同一个少佐检阅部队,在有军衔以后的军事史上, 难找到第二例。如此难题,中国人自有中国式的处理方式,于是,李副师长改穿便装, 按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官民制服有两种,一种是西服,结领带,另一种是民族式的制服: 长袍罩马褂,西瓜皮小帽。这种长袍马褂下肥上窄,如若平常穿着倒还宽松,如若穿着 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小帽去检阅军队,不能不令人感到滑稽而不伦不类。但是,李副师长 无可奈何,只有穿这样行头在被检阅的官兵面前出现,同时接受受检阅部队指挥官敬礼, 但是副师长不能还礼,因为穿长袍马褂的还礼是作揖或叩头。副师长本人在这种场合也 显得做作和别扭。樱井少佐为此倒大出风头,并且在部队面前讲了话:“中日同种同文, 应该睦邻亲善,共同防共,对付欧美各国…”

可是,7月7日以后,尤其是11日以后,日方来者不再“睦邻亲善”。11日中午,二 二六团团部接到万庄车站通知,说:“有日军五六名携带通讯鸽两笼,到廊坊车站去了。”

这时二二六团崔团长找旅参谋长李树人研究对策(因旅长刘振三在庐山受训,李参 谋长代理旅长之职),决定请安次县廊坊公安分局种长出面交涉,同时传令官兵不准到 火车站去。

6个日兵到达廊坊,下车后,种长趋前问其来意,日兵只做漫不经心地回答:来检查 通讯的。并要求到市内去逛逛。种长只好耐心向他们说明,从车站到市内均被驻军隔绝, 不能进去,劝他们早些回去,以免与驻军发生误会。这6个日兵大概觉得势单力孤,或是 已经完成任务,不再坚持去市内,答应等有车来即回北平。日兵与种长谈完话后,立即 放走了两只通讯鸽,种长派了两名公安人员一直陪同日兵等车,直到车来走了完事。

廊坊当局并不理解日兵在廊坊放通讯鸽的目的。中国人以养狗养猴等玩物出名,如 宫廷狮子狗,就是现在人称之为京巴的哈儿,洋人曾赞叹它有东方神秘色彩。另外还有 沙皮狗,大五藏獒等,都是世界第一流名犬,可惜中国人只把它们停留在玩物上。国人 养鸽子的历史无法考证,估计当时也会有人赶这时髦,放着大群的鸽子,满天地飞。但 在军事通讯上使用,虽然简单而有效果,当时也乏人琢磨这事儿!

以后,这类事情不断发生,特点是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当局 采取随机应变对策,或选派机警能干的军官化装成公安人员,暗带短枪,随同公安分局 种长与敌周旋,或派出武装便衣,将日兵秘密包围起来,以防万一。

一次,十几名武装日兵仍以检查通讯为名来到廊坊车站,下车后佯做无事,到处游 逛。有一敌兵爬到电线杆上四下张望,他发现房顶上有守军哨兵,向他们瞄准作射击状, 他急忙下来,咆哮如雷地向公安分局种长表示要找驻军司令抗议。说,在他们值勤之际, 中国兵为什么向他们射击。公安人员一再劝阻解释,恰开往北平的火车已经进站,日兵 一面威胁一面咒骂上了火车。

7月23日傍晚,二二六团接到天津车站的紧急通知,说,“有敌人兵车一列开向北平。” 这时日军兵车已离杨村只有一站,团部当即与杨村、落垡两站站长商量,是否有办法阻 止敌车前进,两站均表示没有办法阻止。二二六团的任务是守备廊坊地区并阻止敌人前 进。可是有上级的命令在前,既要避战,又要寸土不能资敌。打!违反军令。退,也违 反军令。

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幽默,难道这不是实实在在的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不过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对付方法。廊坊车站站长李益三说:“我倒有办法,团长能 不能为两个站长负责?”

崔团长急忙问什么办法,表示任何责任都能负。

李站长一板一眼地说:“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摸索出来个办法,当作战双方谁也惹 不起的时候,一跑了之。可以叫这两个站长带着全体职工和一切工具一跑了事。”

崔团长一听,拍手叫好。而李参谋长却犹豫不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大事, 只好请两位站长带着全体职工和工具马上撤到廊坊。果然日军兵车在杨村进不了站,火 车再无法前开,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根据各方面情况分析,廊坊的保卫战,可能很快就要爆发,大家正如热锅蚂蚁之时, 旅长刘振三,从庐山训练团赶了回来,大家有了依靠,才松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