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明白了,当国家灭亡,当信仰崩塌,而此刻的你已经年迈,无力去改变的时候,只有死亡这一条出路。”

雪崩式的沉沦,无穷的悲恸。

第四张便签是那封遗书。

最后一条便签是单独放置的,是这位老兵自杀的感悟:“选择自杀工具的时候,我真是个糟糕的专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绳子断了。我努力再重复一遍……”

阿赫罗梅耶夫离世的几天后,在喧嚣混乱的街道上,只有几个胸前挂着旧日勋章的老人为自杀的“谢费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举行了葬礼。

合棺之前,元帅的妻子在丈夫冰冷的额头上最后吻了一下,痛心地讲道:“他从十八岁起就参加了同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可是如今我们的国家被民主派从内部攻克了。”

1991年12月25日。

老兵离世四个月后。

那天的天气并不算寒冷,比起当年老兵在列宁格勒浴血奋战时的那冰天雪地的气候差得远了。

那一天,镰刀斧头旗如同废纸般被抛弃了。

当圣瓦西里大教堂恢弘的钟声再一次响起,飞扬的灵魂在回荡的钟声里看了这个国家最后一眼。

一个曾经打败法西斯、创造过无数人类辉煌的国家从此灭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凄凉、伤感。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这个国家至少有一名忠实的老兵为她去殉葬。

尽管在老兵下葬的短短几天后,他在莫斯科troekurov公墓的墓地便遭到毁坏。。。。。。。

讲完了,终于讲完了,王亮长呼了一口气,道:“就像他的长期对手、一位来自于美国将军所评价并被写在老兵墓碑上的那样:这里埋葬着‘一位真正的**员,爱国者,战士,苏联元帅。’老兵不死,真的不死。”

ps:这一章码得艰难,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文青病也犯了,表达的效果不尽人意,希望有共鸣吧。

国家和军队雪崩式的沉沦,留给老兵的是无穷的悲恸。

0184 《国家英雄》录制貳

0184 《国家英雄》录制

网友的问题总得需要有一个答案。

王亮道:“你们看到的是丁琴和大梅的冲突,这是昨天刷爆头条的新闻,昨天那场比赛我没顾得上看。但是我记得,还是今年的十二月份,十几天前,辽省女排客场跟八一女排对决,辽省女排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比2逆转击败八一女排,拿下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这一战,大梅成为球队赢球的功臣,因为单她一个人就斩获了二十八分。赛后,当现场dj刚喊到“本场最佳球员”时,丁琴放声大喊:‘大梅!’”

那场比赛王亮全程观看直播,在赢球的那一刻,大梅和丁琴紧紧拥抱很久,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那一幕成了女排联赛又一经典瞬间,让人感动,让人温暖。

那样的拥抱,那样的泪水。

绝对不会是摆拍,更不是表演,是两人为共同走过的岁月的感慨,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由衷的高兴。

“我记得,在赛后的采访中丁琴是这样评价大梅的‘她的年龄比较大,是我们队年纪最大的队员,她一直有伤病,在队伍需要她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帮助队伍扭转局面,取得了胜利。’对事不对人,我相信女排的姑娘,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所诞生的女排精神,是我信仰的一部分。”王亮道。

“这就是我的回答,也是我对这个事件的评价。”

道理懂得再多有什么用,中国地大物博什么样的人没有,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带节奏。

自己不紧密团结起来,一点风言风语便分崩离析、谩骂不止。

亲者痛仇者快,乐不知彼,不亦乐乎。

军人能让战旗竖起来;军工能让导弹飞起来;运动员能让国旗飘起来。

喷子,哈哈哈哈哈哈。

下午,炀视。

又一期的《国家英雄》的录制开始了。

“讲好英雄故事,这里是大型军史纪录节目《国家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场硝烟早已消失,但英雄故事。。。。。。”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在001号讲解员王亮的导入下,还未正式开播的《国家英雄》又开始了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