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周年而制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彩瓷墨盒。

一九三七年美国出版的“生活”杂志,介绍了部分**领导人的生活状态。

一九三八年出版的以朱德为封面人物的“大美画报”。

彭帅使用过的相机。

聂帅在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文件包。

王明的两本重要著作:为**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为独立自由幸福的中国而奋斗。

华北敌后军民歼灭河北完县伪军车队后缴获的自行车。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金属鞋头的中帮皮鞋。

印有“晋察冀边区军运”字样的布驮袋。

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勾起了王亮的回忆。

走上二楼。

王亮又一次见到了日军八二式迫击炮,距离上一次见这玩意,得有几十年的光景了。

戴上手套,王亮抚摸着它,感觉无比地熟悉爱。

“日寇所谓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七日在冀省黄土岭的围歼战中被我八路军用八二毫米迫击炮击毙的。”王亮自言自语道。

是啊。

这位老兵,现在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

八路军使用过的手枪,已然锈迹斑斑。

抗战时期整风运动的学习笔记,上面的字写得密密麻麻。

侵华日军军用铝饭盒、铁盆。

白求恩医疗队所用的蒸煮消毒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日,大公报发表报道的报纸。

。。。。。。。

这一件件稀罕的宝贝,王亮不知道樊建国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搜集来的。

震撼,满满的震撼。

王亮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里的文字和实物,记载着的是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啊!

现在再抚摸着它们,想起了许多,好像又走过一遭。

看着那些久远了的文字和实物,再一次经历了那艰苦的岁月,体验了那硝烟四起的战争。

抗战烽火中的八路军第115师

抗战烽火中的八路军第120师

抗战烽火中的八路军第129师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

各种史料的汇聚。

0384 正面战场馆

0384 正面战场馆

从中流砥柱馆出来,在樊建国的引导下,王亮、马小刚和孙为民又来到了位于其旁边的正面战场馆。

王亮知道把正面战场馆和中流砥柱馆设置在一起的寓意,就是为了表达国共合作抗日。

这是一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

樊建国颇为自豪地说道:“叔,不是我吹牛,这可是咱们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博物馆。”

“这你的确是没有吹牛。”王亮表示中肯。

见王亮的目光落在了展馆入口右侧的水池中所伫立的一尊抗日战士铜质雕像,樊建国介绍道:“哦,这是为了突出主题所塑造的一个国*军士兵的雕像。”

王亮点了点头,赞许道:“恩,不错。造型英俊、庄重,很真实,符合抗日战争初期**的典型形象。”

记得自己上次到这来的时候还没有这座雕像呢,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改造升级了。

正面战场馆建筑为两层,一层平面成矩形,二层平面为与地块相契合,沿北侧适当悬挑,呈等腰梯形。

针对博物馆的独特性质,体型简洁、敦实、厚重,除保证必要采光、通风要求外,尽量减少开窗面积,求得外观的庄严、质朴,及最大限度地争取室内展壁面积。

进馆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通道两侧的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国民党将军照片和名单。

二百五十六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民革命军有二百五十六名将军牺牲。

牺牲最早的佟麟阁、赵登禹上将。

看着照片,王亮喃喃道:“为中国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佟麟阁,大刀将军赵登禹。”

赵登禹,他曾经还是王亮的师长呢!

继续往前:“为中国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上将,戎马生涯多反复,数度请缨终得偿,北上太原赴疆场。忻口血战真英豪,忠魂常在烁四方!”

1937年10月16日凌晨,担任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