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2/4页)

我们站在法相手掌中,所以看不见封使君,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封使君听小小说完,这才沉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朝的李邕乃是‘书中仙手’,他所写的碑文可通鬼神,正因为此他从来不给道僧写碑文,就怕他们将碑文炼成考召鬼神的法器为祸苍生,而叶法善当时是洞渊派传人,他叶家又五世为道,与皇帝关系颇进,所以他才想求李邕为他叶家写碑文遗留后世,彰显其功德,但李邕为人执拗不为所动,无奈之下叶法善才施法摄魂让李邕梦中为其写碑文,这就是民间传闻的“摄魂碑”故事的原型。摄魂碑确实被叶法善立在兖州金乡,但立在金乡的碑文其实是拓本重刻的假碑而已,原碑早就被叶法善带回卯山炼制法器去了,摄魂碑练成后叶法善复出山,才有后来的追岳神、致风雨、烹龙肉、祛妖伪的功德作为,深得玄宗信任被尊为护国法师。当时李邕曾告诫过叶法善不得用摄魂碑杀生,虽然叶法善所作所为都是造福苍生,但造福了百姓却灾害了鬼神,所以后来其魂魄被摄魂碑吞噬,自此洞渊派式微,摄魂碑下落不明。但我却听闻洞渊派并没有从历史长河中湮没而是远遁西域荒芜,以摄魂碑为镇派之宝单脉相传延续至今。

你是说叶百将是洞渊派的末代传人!小小惊疑地说。

叶百将不仅继承了洞渊神咒和摄魂碑而且还修习了西域妖僧的法术,不然我二十年前也不会被他用四神杀阵所暗算,封使君沉声说。

如果叶百将真有摄魂碑的话那真的不好对付了,十几人的火并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真正的战争!小小黛眉紧锁,神色满是担忧。

他们的对话我听了一知半解,但我还是明白了些东西,比如那鬼眼道士扛在脊背上的石碑是摄魂碑,还是他那一派的镇派之宝,以我的智商初步猜测这些什么鬼兵啊、阴魔啊都是那摄魂碑搞出来的。

小参和小毛猴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就听小参叹息一声说,渭南古战场埋葬了十万关中联军,据我所知其中西凉铁骑就有一万二千多人,看样子鬼眼道士准备将这些精锐炼制成鬼骑,将其中的将领炼制成鬼帅,其余七八万人马都是普通的西凉骑步兵和杂牌兵组成的,鬼眼道士准备将这些人马炼制成阴兵,最令我担心的是十万冤屈所形成的怨念,我不知道鬼眼道士将这些怨念化炼了多少阴魔?

封使君沉声道,经过二十年的吞噬,十万怨念已经被摄魂碑吸收了七七八八,他以庞大的魔气为阵势运转三昧召鬼大咒,可统招阴魔一人,鬼帅二人,鬼兵一万,阴兵五万,这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再多他就会被魔气反噬,不管怎么说,这已经不是几个人的独斗了,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数庞大的军队,这是一场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只为正义而战!为身后的五百万百姓而战!

封使君的话听得我热血沸腾,也听得我震惊不已,我和邦楚面面相觑,封使君虽然比小参预测的能少点,和合起来也六万之众啊,我不知道六万人有多少,但我却能想象到那黑压压一片,望之不尽的铁盔铁甲。

封使君的话让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谁都不是傻瓜,我们只有几个人而已如何能对抗的了六万大军,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我脑袋胡乱想着,眼睛胡乱看着,突然就瞄到邦楚脖子上的红绳绳,我突然想起来邦楚挂在脖子上的黑石,我让邦楚将黑石掏出来,让封使君和小小给看看,他俩见识多广应该知道这黑石的来历。

咦,这是……

小小话音未落,就听封使君说,这块黑石应该就是丹鼎派的黑曜石。

小小显然也已经猜到了这块黑石的来历,小小惊奇地问邦楚,你从哪里得到的黑曜石?

邦楚肯定没想到大家会突然对他脖子上的挂饰有兴趣,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一脸迷茫地看着我。

这事情之前我提到过,话说邦楚,李剑和我,我仨小时候爬天留山,天留山在渭南塬上边,属于秦岭山脉的一部分,我们是大中午去的,爬到山顶却突然狂风肆虐,乌云罩顶,就看着一头巨大的猫头鹰从黑云里冲出来,向我们飞来,那来势汹汹的样子一看就不是善类,我仨吓得就往山里钻,那里树多往哪里跑,但是那猫头鹰穷追不舍,我们也不知道跑到哪了,看见有个山洞就钻了进去,那巨大的猫头鹰就站在山洞前,盯着我们也不进来,后面的事情之前也说了,反正那块黑石就是邦楚在山洞里面捡的,没想到邦楚竟然真的捡了个宝贝。

我刚说完,小毛猴对着小参就吱吱叫了起来,小参会意在红肚兜里一连掏出四个黑石,其形状色泽和邦楚脖子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