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红点为佳红泛紫,乾隆点密多蓝点。

雍正紫红高粱红,要看款胎别走眼。

注解

炉钧在清代时期用700℃烧成,蓝釉流淌出现红点、蓝点,以红点多为佳品。雍正时红点泛紫色,称“高粱红”,而乾隆时期蓝点多,这是分代的标志。在鉴别时还要参照其他条件,如:款、底、足、胎等。

198。古瓷乌金釉辨认

乌金釉色黑又亮,很少有泡砂纸样。

泡儿像似豆油泡,那是清代以前相。

注解

康熙和清中早期和乌金釉的白釉料内都含紫金砂,釉色乌亮当看泡时,可见泡中有的泡色不是白亮而是有褐色的点,(因胎中含紫金土)再看其形、款(款的料色很重要),火石红、工艺、如接口、内外旋纹ˇ。一般釉子用三、四十倍显微镜看多似砂纸打过的样子,显白色点时,一般来说是不够代的。

199。古瓷茶叶末釉辨认

茶叶末釉黄青色,点点滴滴如茶沫。

泡儿少疏黄黑点,看胎看釉款釉色。

重要款底火烧红,器形轻重胎老过。

注解

茶叶末釉的色是点状的,鳝鱼黄色、泡儿少、稀疏,点中有黑有黄,有褐色,再看型、胎釉,火石红、底足重、就可以鉴别出真假,手摸釉面润滑。从釉足边上看沿着釉边有酱色、火石红。

200。茶叶末呈色与辨别

茶叶末釉铁呈色,紫金砂浆先蘸过。

做釉用铁很少量,铁铅呈色严操作。

用镜看泡泡难见,口沿有泡釉薄过。

好似砂绞松香膏,内有黑褐黄点末。

注解

茶叶末是清代雍正时烧制成功的,茶叶末是利用宋以前唐代铁烧青釉的技术,在胎、釉和温控上加以严格要求烧成的,非常漂亮,烧前先在胎上罩一层紫金砂浆,再罩一层釉,再烧;一般泡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口沿上有泡,在釉层中见到像各种色粒,绞在松香油里一样,呈鳝鱼黄色。

201。古月轩

古月轩瓷美又细,古月轩款不写制。

康雍乾朝御烧做,藏瓷何处难寻觅。

古月轩款堆料款,查釉观色要细致。

注解

古月轩是清代有名的藏瓷地方的名称,但查不出在京城何地,但有一点古月轩的瓷不写制,古月轩是清代宫廷的高级瓷器的款识。但款不写制字的是对的,如果写其他款样,真的少、假得多。

202。乾隆画工精

乾隆艺高先画样,制瓷要靠瓷画匠。

一笔一画临摹迹,篆写款识不走样。 纹饰细画多繁密,一眼看去乾隆相。

注解

乾隆常由艺高的人先画出样,再用瓷画匠画在瓷上,一笔一画地临摹,款识用篆字大写,不能走样,纹饰多繁密是特点。

203。清代瓷器看泡

清代胎面白清色,泡在胎面扁平坐。

青花釉中有大泡,胎好釉好款看过。

注解

清代的胎釉的夹层面比较白,不像元代的胎面那么黄,也不像明代的那么青,那么灰,泡像馒头形状,但泡像压过似的,面是平的,青花中釉层中出现大泡。

204。元明清泡对比

元泡比明干涩硬,元泡胎面黄污重。

元代大泡零星出,单个出现少聚众。

永乐苏粒比元小,元如小米干又正。

明胎釉层显灰白,清代层面白又净。

元泡不如明代稀,分别永宣大泡用。

注解

元代的泡干涩属硬泡,不那么亮,胎面显黄污,大泡零星出现,很少有大泡聚成群的,明代永乐时的泡比苏籽粒小,干泡比元代的小,每朝帝与加工瓷的胎釉工艺技术的先进情况有关,元的泡像小米粒,永乐的像苏籽粒,这是大小的区别,元的胎显黄,明代胎显灰白,青代显白,元泡与明代比较,明代后期早期与元代相比,都比元代稀,这是指一般情况,也有特殊的,区别永宣看大泡的分布情况,宣大泡成群,永乐不是这样,永宣瓷大泡小泡几乎一样,主要区分是在看大泡上,永乐没有大泡。

205。元明清画工鉴

元代人物画胡人,历史要人故事纯。

缠枝牡折梅枝花,扁菊粗细双线纹。

莲瓣分开西域莲,葫芦叶成百花纹。

器上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