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吧稀�

曾国藩上疏,陈述自己的进兵方略。他决定派塔齐布和罗泽南在长江南岸攻打兴国和大冶,请提督桂明率领鄂军,在长江北岸攻打蕲州和广济,他自己率领水师前往黄州。文宗下诏,说他担心桂明难以胜任,命令湖北的文武官员,都受曾国藩节制。

曾国藩没有忘记为老师吴文镕讨回公道。他上疏陈述吴文镕战死情节,追论崇纶陷害吴文镕的实情。清廷下诏逮问崇纶,令他服毒自尽。

湘军经武昌一战,势不可当,而武汉空虚,杨霈觉得住在这里不安稳,而他又希图军功,主动提出把湖北的所有清军和湘军,分为三路进击:他自己带兵去攻打长江北岸的蕲州和广济;塔齐布等人率领湘军和鄂军的陆师在南岸沿长江推进,攻打大冶;罗泽南率领湘军攻打兴国。

1854年,咸丰四年(26)

杨霈没有重视湘军的水师,曾国藩却明白水师的优势。10月31日,杨载福和彭玉麟以黄翼升所部为水师前锋,攻打蕲州,太平军躲在城里不敢出战,湘军陆师随后到来,驻扎湋源。11月9日,黄翼升率部突破蕲州的太平军防线,升任都司。杨载福将他委任为营官。

但是,湘军水师无法继续推进,因为田家镇的太平军已经封锁了江面。这时候,陆师的作用凸显出来。

塔齐布的部队进攻大冶,11月11日与太平军大战五里牌,斩杀骑马的太平军黄衣将领。太平军迅速撤退,塔齐布所部烧毁太平军的两座壁垒。

太平军迅速组织反攻,伏兵突起,刺伤塔齐布的坐骑。塔齐布的左右两军奋力合击,又将太平军击溃。太平军争桥渡河,人多桥断,战士们多数坠河而死。湘军俘虏一百二十四人,进占大冶。

罗泽南从金牛出兵,向东南方推进,在沿埠头击败太平军,于同一天攻克兴国。李续宾生擒太平天国进士胡万智,将他斩首。

文宗任命罗泽南为浙江宁绍台道。武昌之战后,李续宾已升任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

塔齐布和罗泽南的部队在兴国会师,筹划进取。他们决定东进田家镇。

田家镇在长江北岸,与南岸的半壁山斜对,是长江上游的门户。按照约定,湘军陆师在南岸用兵,将任务分派下来,由罗泽南所部攻打半壁山,塔齐布所部攻打半壁山下的富池口。

曾国藩督率水师,顺流直下,打算在田家镇与各路部队会师。文宗下诏,提醒各路部队不要孤军深入,以免南北两岸的兵力不均等,导致太平军在江北集结。皇帝又下诏给江西巡抚,指出黄州的太平军一定会沿长江撤退,占据九江和湖口,应当事先设防。

杨霈把大话说出来了,但他和巡抚陈启迈却无法出兵,曾国藩急于歼灭太平军,便率领湘军向前推进。

11月20日,湘军水师和陆师在田家镇附近会合。罗泽南的部队来到田家镇的屏障半壁山,驻扎在马岭坳。

田家镇是张亮基和江忠源吃过败仗的地方。田家镇对面的南岸,耸立着群山峻岭,最大的一座就是半壁山。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江水南流,绕山折向东边,江中的舟船,都靠着田家镇行驶,以避开湍急的水流。

江忠源当时看到半壁山孤峰拔起,前瞰大江,连说这是天险。清军在上一年丢失了半壁山,因而吃了败仗。现在太平军占据了半壁山,扎了五座营垒,挖掘壕沟,引湖水注入沟内,北边从田家镇起,到蕲州为止,长达四十里。沿岸筑城,将铁索从半壁山跨江牵到田家镇,将船只连接起来,船上建造大筏,筏上排列大炮,横在中流,用炮舰防守,以阻栏水上来敌的战船。在这一带,太平军号称部署了十万兵力。

罗泽南率领的是得胜之师,并不把天险放在眼中。他当天就下令攻打半壁山。太平军分几路迎击,罗泽南策马冲锋,迫使太平军退到江边。罗泽南挥军掩杀,太平军上千人坠江而死。

塔齐布所部于11月21日攻占军山嘴,在富池口扎营。这里距罗泽南所部十多里,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塔齐布命令部队架设浮桥,打算率部增援罗泽南的部队。

部队正在架桥,太平军出动一千多人,扼守渡口。塔齐布只能隔河声援。眼见得几千名太平军在半壁山左右两侧,向罗泽南所部发起冲锋。

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坐在北岸将台督战,龙旗黄盖,军容雄壮。他见半壁山下的部队没能撼动罗泽南的阵营,命令山上五个营垒的兵力全部出战,又从北岸田家镇派出一万多兵力渡江增援。

罗泽南的部队只有二千六百人,军士们一见太平军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