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他不仅没有丝毫没有占到便宜,更是损兵折将。朕看他一时半会不敢再有动作了。倒是君贵,他不仅将澶州诸事料理得极好,还能料敌先机,倒真出乎朕意料之外。”②

王峻不喜柴荣,此时也不管里谷、范质等人在场,直接道:“太原侯也不过是想得多故而提醒隰州刺史许迁一声罢了。要说能打退刘承钧,让汉军损兵折将,却是步军都指挥使孙继业的功劳。陛下而不奉赏此二人呢?”

郭威看着王竣如此,心中暗自叹气,秀峰什么都好,就是这心胸太过狭窄了。

“这封赏自然是有的,不过君贵那里,朕也想召他回来见见。”

王竣忙道:“陛下,太原侯在澶州忙着流民开荒和加固黄河大堤之事,只怕□乏术。陛下若是实在是想念子侄,不如让晋国公主进宫来陪陛下说说话。”

李谷和范质两人心中都是大震,这个王秀峰,当真是不喜太原侯至极……

垂拱殿里的这一番对话,郭荣和周宪自然是不知道的,郭荣每日里忙于一州政务,周宪的事情也不少,只因澶州新政一出,府中诸事也多了起来。时常有乡绅夫人拜访,周宪不可能一一推却。就这样,在夫妻俩得忙碌中,时间很快拖到了盛夏六月中。

周宪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运筹千里之外的聪明女子,但是看着阿久的书信,听着王应的夸奖,她不由得摇摇头笑了。哪里有什么运筹千里之外,不过是对赵家人及早的防备罢了。

原来在她随着郭荣到了澶州之后,赵匡义也入了禁军做了一名小兵,因而时常去找阿久,阿久也不是笨的,加之周宪的提点和王应的教导,自然知道他如今的身份很敏感,行事都小心翼翼起来。

周宪想到阿久说起赵匡义时语气变得鄙夷起来,不由得失笑。随即又皱眉想,赵家兄弟这是什么意思?赵匡胤因为之前自己和郭荣的书信往来,加之赵家救了董德妃,所以此时已经是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七品武官而已。而赵家没有阻止赵匡义和阿久的往来,看来他们是很久就将目光放在了郭荣身上呢。

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大雨,周宪叹了一口气。想到江南,周宪又想起了自江南的事来,周宣还是嫁给了李从嘉。或许她并不会同前世的自己一样,走到那一步去。毕竟自己和周宣的性子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就像这雨,北方的雨和江南的雨虽然都是雨,但是却绝不一样,北方的雨声势磅礴,而江南的雨多是柔软而又缠绵的。

周宪抛开这些思绪,提笔给阿久和王应写了回信,收笔封好书信,见外面的雨还是下个不停,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近一个多月里,郭荣征召了之前许多流民和澶州一地的驻军一起修固黄河大堤,每日里回到节度府时总是很晚了。

“夫人,曹将军求见夫人。”小菊在书房门外轻声道。

周宪看了看天色,心中有些诧异,曹翰这时来是什么事情?

“曹将军,君侯遣你回来是何事?”周宪见了曹翰,点头致意便直接问道。

“见过夫人。君侯遣卑职回来传话,说是他今夜在大堤边和官兵一起,不能回府,请夫人不要挂念。”曹翰低头恭敬道。对于这位很少在诸人面前出现的燕国夫人周氏,众人只知道“温柔貌美”四个字,其他的并不了解。

周宪点点头:“劳烦曹将军了。君侯那里还请将军多多费心了。将军可用过饭?若是没有,不如在节度府中用过再出城?”

“谢夫人体恤,只是君侯还在大堤之上,卑职实在不能多留了。”

周宪忙对小菊道:“你去厨房看看,将能装着吃的东西都包好拿过来。”随即又对着曹翰道:“这吃食也请将军给君侯捎过去,以免我在家中担心。”

曹翰只能应了。

这个晚上,周宪听着未曾歇过的雨声辗转难眠。哪知道第二日夜里,郭荣依旧在黄河大堤之上。而澶州城里,已经有官兵组织住在低洼处的百姓搬迁了。周宪心中忐忑,她听郭荣说过,澶州城曾经被洪水肆虐过。莫非,这一个多月的大堤修固丝毫没有作用么?周宪看着黑沉沉的天空,暗自祈求老天开眼雨快点停才是。只是老天爷似乎依旧没有听到,这一夜,雨还是没停。

第三日的午后,周宪看着渐渐变小的雨势,脸色慢慢的变缓,露出了连日来的一个笑容,今晚郭荣应该会回府的。只是未时末两亲兵匆匆而来带回的消息,差点让周宪晕倒——郭荣在大堤一处险情处晕倒了!

“快,我要去看君侯!”周宪咬牙看着郑妈妈道。

郑妈妈的犹豫败给了周宪的坚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