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惊蛰,大战起 (第1/2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说完,刘协又对荀彧道:

“荀司空,朕一人住在皇宫,也住不了多大地方。

如今朝政吃紧,朕决意暂停修缮其余宫殿、裁减宫人,所省财物尽归国库,司空照办吧!”

一般来说,有什么事情,刘协都会先跟荀彧、麋竺等人商量,很少直接拿主意。

但只要他直接下了命令,那就是已经给决定好了。

荀彧自然是应下此事。

而蔡邕却轻拂衣袖,往前一步:

“陛下,既是前线紧张,臣愿将家中一半财物,充入国库!”

世家出钱财,支援士卒打仗,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只不过如今换成了臣子支援朝廷而已,本质还是没变。

话落,荀彧、诸葛瑾等人也纷纷出言。

王允自然随了大流。

倒是暂掌国库的麋竺沉思一瞬,随后难得主动道:

“陛下,臣前些日子,研究出了一条连通并州、凉州和关中的商路。

如今春季已至,正是商路通行好时节。

臣欲以此商路为基础,引四周富商加入,各地富商通过此商路所得,三成交于朝廷,以充作国库。

三月时间,便可走完一圈。

如此,即算来日天灾作乱,前线与朝廷,也能有些喘息之机。”

话音一落,荀彧当即目露喜色。

麋竺别的不行,但赚钱、算账是一把好手。

他说能行,肯定是能行的!

而且,这办法不是一时半会儿得利,只要这商路在,国库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进钱。

商路这么机密的事情,麋竺愿意拿出来解危,刘协自然对其大肆夸奖了一番。

刘协本也想赏赐。

但麋竺比他还有钱,且已经官至九卿,刘协只好暂时作罢,许诺来日大胜,与诸将一并封赏。

见此,麋竺前方,淡淡传来一声冷哼。

而他后方的不知名朝臣中,也传来些许嗤笑与议论声。

麋竺自然是听得到这些,但也只能无奈苦笑:

无法。

商户出身,官至少府,出个主意还是离不开经商,也难怪被有些官吏看不上!

刘协离得远,自然听不见。

但周边还是有不少人都听到了这一不甚友好的冷哼声。

当即。

几道不悦的眼神,就投向了司徒王允。

随后,荀彧、许定、蔡邕等人纷纷出言随和刘协的赞许之言。

有了这一出,后面刘协又让荀彧对新找回的官吏进行考察,择贤重新授予官职,尽快将朝中空缺补上的事情,麋竺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见状,刘协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做了这些年的皇帝,朝臣倾轧斗争他还是知道的。

因此,安排完事情后,刘协特意点了麋竺:

“简太守甚合朕意。

若有良才能暂接太原太守之职,将简太守调来朝中就最好!

麋少府,此事便全权交给你了!”

麋竺自然知道这是刘协有意抬举自己,忙不迭地应了下来。

看着这一幕,后方的数十名官吏,有人敢怒不敢言,但也有认清现实的:

天子用的人,全是刘备的心腹。

接下里,该站在谁那边,他们心里也有数了!

解决完要事,刘协也将先前跟荀彧等人商议的籍田礼,提上了日程。

东汉应劭曰:“古者使民如借,故曰藉田。”

籍田礼乃是由天子带头,在孟春正月、春耕之前举行,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后慢慢演变为了祈求丰收的礼俗之一,也被称为“亲耕”。

自周以后,各代多有举行此礼。

在籍田礼中,天子要执农具,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然后群臣和诸侯依次耕种。

这个过程中还伴有祭祀神农的仪式。

总体来说,就是天子祈福,预祝来年丰收,风调雨顺的祭祀仪式。

这些年,大汉多有灾祸,黎民苦难。

因此,刘协跟荀彧提出的时候,荀彧略一思索,也就同意了。

此时在拿到明面上说,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荀彧等人各自进言一番,也就顺理成章将此事定了下来。

说完之后,刘协也不耽搁,直接散朝了。

而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