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着一股浓重的文艺范。比如之前他站了观看一会的某部英国电影;看情节明明是想写黑。社会贩毒对社会的危害;你特么的没有枪战没有警匪大战、卧底勾心斗角也就罢了;你特么敢不把它按照纪录片的模式拍吗?还是嫌票房上映后会不够惨?

搞得林孝智看得直皱眉;暗道香港大多数导演要都是这个水平;也不怪八十年代之后;美国电影逐渐把英国跟欧洲本土电影几乎赶尽杀绝。

更让他看得好笑的是;他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英国发行商呢;谁知道自己往哪里站了一会;几个老外看到他胸前挂着的牌子以为是香港本地的发行商;直接围上来想跟他谈发行。用自己过去大半年里学来的英语简单跟他们交流了几句之后;林孝智就找了个借口跑了。

开玩笑;50万英镑发行费;以四月初计将近英镑汇率;接近uu0万港币了。就算他脑袋被驴踢了;也于不出这种蠢事来。

尽管发现了自己似乎对这个所谓的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期待度有些太高了;但林孝智也不愿意在下属面前丢脸。只好硬着头皮说一句:“听说电影节上有英国发行商来采购影片;咱们新亚没有自己的外埠销售渠道;欧美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票房市场。英国又是欧洲最大的票房;若是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渠道;对于新亚的发展无疑是好的”

郑飞微楞;停下了脚步看着林孝智;半天他才搞清楚;感情林孝智是来卖片的。犹豫片刻;才说道:“林总;咱们还是走吧。电影节上确实每年都有几家英国发行商来买片;我早年也来过;只是他们买断的电影给的钱都不高;一般都是几万英镑;高一点也就是十几万;要想卖出更高的价钱;得自己亲自去英国宣传、推销”

林孝智白他一眼;就新亚现在这样子;想去英国推销也没有门路。

“几万英镑;几万英镑怎么了。按照港币跟英镑的汇率;也有数十万港币呢。当年嘉禾不就是靠着十几万、几十万美元一部片子;十几年里不间断卖给美国佬数十部嘉禾大片;才打开了美国市场;现在一些程龙的经典大片都能卖过上百万美元;达到两三百万的高度了。l美元兑换8港币;虽然不比分成吃得多;但一部电影就比香港那些苦逼不去开发外埠渠道的电影公司多赚数百上千万港币;积少成多决定了一个电影巨头的崛起。”

“可是;咱们一部电影;就算是卖给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代理商;片花都能卖到过百万港币。英国市场那么大;才几万英镑未免也太小气了吧”郑飞仍是有些不以为然;“那些英国佬电影拍得也不怎么样;我们香港的电影可比他们好多了;这么低得价钱为什么要卖”

语气里;一股浓浓地对英国电影的瞧不起;倒是跟绝大多数的香港电影人一样。

林孝智给他气笑了;“一块石头;你放在自己仓库里不拿出去卖;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它是块价值昂贵的宝石有个屁用。要别人知道了;它的价钱才能高起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我们手里的石头卖出去;哪怕是用最低的价钱也要卖。你只心痛你用石头的价钱卖出去的那块宝石;但你却没看清楚;你仓库里还有更多更好的宝石”

石头理论;好莱坞普遍被证明的所使用的最正确也是最成功的营销手段。八十年代好莱坞几乎摧毁了欧洲电影的抵抗力之后;把目标对准了香港电影的传统势力范围。美国有营销大师向好莱坞电影巨头推销了他的这套营销理论。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人用低价出售给当地发行商跟院线的好莱坞大片;先后攻陷了台湾、日本、东南亚甚至北大陆。等到占领了市场;有了广泛的观众人群后;这几个市场还不是任由美国人每年卷走数十亿美元的票房。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剧想法

见郑飞低头开始思考起来;林孝智也不打扰他;在会场又转了一圈;才在某处展台附近;发现围了不少的老外跟香港本地电影人。

林孝智一看似乎找到了人;连忙让英语比他更好的郑飞过去跟那边打听一下。郑飞挤进了人群中没多久后就见他带着一个老外男子走了过来;他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林总;这是一家名叫‘娱乐公司;的英国发行商;正在那里采购影片。”

旋即又指着那老外跟他介绍;“这是诺伯先生;c的采购专员;如果我们有电影想要卖给他们;他会跟我们过去看一下电影的质量然后定价”

他又用英语跟那个看上去约莫有四十来岁;个头与林孝智相仿的老外介绍了一下林孝智;旋即就看到那老外主动伸手;跟他打招呼:“你好;亚历克斯·诺伯;sh采购专员;如果你们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